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经常会焦虑自家娃的发育是不是正常,尤其是那些显而易见的指标,比如身高、会不会走路,会不会说话等。的确,想想看,当你看到同龄小孩都已经可以巴拉巴拉说个没完,自家娃还连个整句都说不通顺时,心里能不急吗?肯定生怕孩子语言发育有问题,被自己不懂给耽误了。果仁妈今天的文章,就来具体聊聊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如何判定孩子的语言发育到算不算落后以及该如何引导。
希望能让大家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个整体概念,遇到问题不焦虑,不慌张。
“孩子两岁了,别人家现在都会背诗了,为啥我家连爸爸妈妈也不会叫?”“我的孩子总是口吃,纠正他之后,他就不爱说话了”;“我的孩子发音总是不清楚,他会不会是大舌头?”......做早教老师时,经常有家长问我类似的问题。一个孩子在学说话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界定,这些问题是否符合儿童语言发展一般规律。其次,如果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则应该去判断,是哪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习得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能力,只有找到孩子在语言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今天的文章,我就来具体说说: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两岁的孩子,还不说话,正常吗?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言语障碍?如何在日常引导孩子的语言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大致会经过三个阶段:语言准备期、语言发展期、语言完善期。
0-1岁,语言准备期婴儿从一出生就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征程,1岁之前,是语言的准备期,也称为前语言阶段。这个阶段,婴儿还不会说话,但是,这不代表婴儿在这个阶段没有沟通能力,他们已经学会了用声音和表情动作沟通,同时也在为说出语言做准备。婴儿的第一个语言准备,是哭声。当他们偶尔使用哭来表达不舒适感和需求时,如果得到及时的回应,婴儿便学会了“表达”——当我这样哭喊的时候,别人会注意到我。
所以及时回应婴儿的哭喊声,除了对婴儿的安全感建立有帮助之外,对他们的语言发展也很重要。
1-6岁,语言发展期通常,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萌发出第一批单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说话”。1岁到6岁之间,就是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期。他们会经历三个语言发展的小阶段——单词句时期、电报句时期、复杂句时期。
单词句时期(12-24个月):在这个期间,婴儿会说出某个词汇,比如“果”、“花”、“车”,一个单词代表一整个句子。他们最先学会的词汇一般都是物体名称,大多数是他们日常摆弄的玩具、餐具。也会说出一些动词,比如“拿”、“打”、“走”等。电报句时期(18-24个月):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开始用简单的词组来表达一整句话,比如“爸爸吃”、“狗狗跑”。
因为很像19世纪人们发电报一样,只包含表达关键信息的单词,所以被称作“电报句”。
复杂句时期(2岁-5、6岁):这个时期,孩子的表达开始进入一个质的飞跃,他们学会了提问,学会使用否定句,对概念的理解也可以更深入。
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们可以理解大/小、高/矮、宽/窄、里面/外面等表示对比关系的词语;3岁左右,他们可以根据这些对比关系词语去做一定的推理和判断,比如拿到一件衣服,知道这件衣服对于自己来说有点小,而对于自己的洋娃娃来说又太大了。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会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并且能够在别人听不懂自己讲话的时候,调整自己的语言,尝试让别人听懂。
到6岁时,他们的词汇量会从3岁时的1000多个增长到3000-3500个,基本上可以掌握90%的母语口语。
6岁+,语言完善期当孩子到了学龄阶段,他们的词汇量迅速增长,出现了一些专业术语和书面语,逐渐开始掌握一些复杂的句式,比如祈使句、倒装句等等。此外,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已经可以运用社会所认可的语言,以及礼貌用语。
由于受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他们开始掌握书面语的使用技巧,比如练习“陈述句“与“祈使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句型转换,会用记叙文的文体做表述,而对书面语的运用也会促进他们口语的发展。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书面语、口语练习量的累积,他们的语言运用会呈现出丰富的差异性,呈现在语言表达的精准性、逻辑性、文学性、性别风格等不同的方面。
两岁的孩子,还不说话,正常吗?
我们再来看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单词句时期(12-24个月)电报句时期(18-24个月)复杂句时期(2岁-5、6岁)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两岁左右的孩子,有的可能还处在单词句时期,连单字都很少说,不怎么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可能已经进入“复杂句时期”,可以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愿了。不少家长会因为自家娃两岁时,还处在单词句时期而焦虑,但其实这是正常的。
语言发展期的时间范围也都是大致的参考范围,孩子的语言发展除了遵循这个大致的规律之外,还会受到先天性因素(可以参考父母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状况)、个性和沟通意愿、还有语言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否会积极回应孩子的每一次声音和动作的表达、孩子是否收到足够多的言语信号输入、孩子是否生活在一个多语言的环境下,都会对他们“说话”这件事产生影响。
2-3岁中间,有一部分“开口说话晚”的孩子会发生从“沉默到爆发”的质的变化,家长们可以放下焦虑,耐心等待和引导。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如何辨别说话晚的孩子,是正常现象,还是语言障碍呢?
参照前面讲的发展规律,如果发现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那么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发育迟缓,比如:4个月时,仍然不会扭头寻找声音的来源;8个月时,仍然没有牙牙学语;8-12个月之间,不会使用身体语言,比如点头或摇头;不会用手指出对应的物体或图片;18个月之后,会说的字少于15个;2岁以后,听不懂一些简单的指令;3岁以后,不会正确使用“我”和“你”;不会使用至少由3个词汇组成的句子;4-5岁阶段,不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不会跟大人讲自己的日常活动和经历。
(参考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中的《发育健康表》)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建议尽快带孩子就医。通常,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等常见原因,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进行专业评估,找出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只是语言障碍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语言障碍还包括构音障碍、嗓音障碍、语畅障碍(口吃)等多种情况。
语言障碍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需要先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当孩子学会说一个简单的词汇“苹果”时,其实是经历了四个步骤的:第一步,听觉传导——孩子从家长那里听到“苹果”这个词,听觉神经会把这个信号传导到孩子的大脑。第二步,大脑加工“苹果”这个语音的意思——孩子多次在看到苹果的同时听到“苹果”这个词,大脑就会把这个音跟孩子看到的苹果挂钩,从而解释了“苹果”这个概念。第三步,形成记忆——大脑会在“工作记忆”中记下这个单词的发音。
第四步,记忆提取与模仿发音——当孩子再看到苹果时,大脑在“工作记忆”中提取这个音的记忆,孩子的构音器官,也就是咽部、口腔、鼻腔内一系列器官发生运动,使孩子能够形成“苹果”这个特定的语音,完成对这个词的发音的模仿。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出现语言障碍,他可能是在四个步骤的某一步遇到阻碍,比如听觉器官没有办法接受信息、在理解的环节上遇到困难、在记忆储存和提取方面遇到障碍、或者在做模仿语音以及构音运动的环节遇到了问题。家长要结合专业的评估系统,来判断是在哪一步上出了问题,并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和引导。
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语言发展?语言学习的过程,需要经历四个步骤。
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从这4各方面进行引导:1、提供丰富的语言信号语言的学习,信息的输入过程和输入量都很重要,只有当孩子接受到足够多的声音和文字信息,并且逐渐理解和记忆住这些信息,孩子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
所以,在孩子的语言准备期,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声音体验和语音体验:新生儿阶段,经常使用清晰的语音对孩子讲话、解释周围的事物,并尽量让孩子看到发音时的口型,这有利于孩子以后更好地模仿这些发音;为孩子准备一些声音柔和的玩具,比如小摇铃、还有一些拍打、挤压之后会发出响声的小玩偶,陪孩子玩的时候,可以试着去模仿这些声音,比如“叮铃铃”、“哔卟哔卟”;时常为孩子颂唱歌谣,可以是没有旋律只有韵律的歌谣,也可以为孩子演唱歌曲;结合彩色的动物卡片,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坚持亲子阅读,可以在0-1岁之间就开始这件事,起初不需要坚持把每个故事读完,只需要给孩子提供“听故事”的体验。
在孩子两岁半开始,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孩子5、6岁的时候,引入一些韵律和文字都很优美的读物,比如《声律启蒙》、《千家诗》等。
2. 对孩子的表达进行强化孩子对语音的学习过程是“先收集,再削减”。具体来说,就是婴儿会接收到很多声音信号,并尝试发出很多种语音,但大部分都是无意识的。
只有家长对这些无意识的声音给出回应,他们才会慢慢知道哪些语音是常用音,是会引起外界反馈的,从而经常发出这个语音,放弃掉那些没办法引起外界反馈的语音。这就是为什么双语环境中的婴幼儿可以同时掌握两种语言,因为他们无论说“爸爸”,还是“Dad Dad”都会的得到回馈,久而久之,他们保留下来的“常用语音”就会更多,最终被删选和丢弃掉的语音就会更少。
所以,在孩子0-1岁的阶段,要积极对孩子的声音表达做情感回应和模仿。具体做法:在开始开始单词句、电报句表达时,帮助孩子把句子结构补充完整,并重复一遍给他听,比如听到“妈妈,果”,可以说,“宝宝想说的是’妈妈,我要吃苹果’,对不对?”在孩子主动表达的时候,口头鼓励他的表达,比如,“你主动跟妈妈说尿布湿了,你真棒!”,“我很喜欢听你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
”经常跟孩子保持“共同注意”,在孩子视线落到某处却不知的如何表达时,尝试陈述他关注的事物,比如,“你在看那个玩汽车的哥哥,对不对?”
3. 创造合适的语言应用场景语言表达的过程其实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和形成记忆,创造语言应用场景非常重要,比如:在生活中经常与孩子对话,询问他们关于某件事的看法。鼓励孩子自己讲绘本故事,可以从情节简单的故事讲起。
鼓励孩子复述自己在幼儿园的经历。鼓励孩子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在孩子5、6岁左右,鼓励他们参与主持、演讲和戏剧表演。在孩子小学之后,可以让他们参加有小组分享的集体课外活动。总之,孩子的语言表达就是一个从吸收到应用的过程,做好了引导,孩子的语言发展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