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养猪,小米没造车,“巨头错觉”是怎么来的?

作者: 藏狐

来源: 脑极体

发布日期: 2021-03-17

本文探讨了科技巨头如华为和小米在养猪和造车领域引发的公众误解,分析了这种“巨头错觉”的成因,包括媒体和公众对科技巨头跨界行为的过度解读和乐观预期。文章指出,这种误解源于人们对科技巨头能力的过高估计和对传统行业门槛的低估,强调了在科技乐观主义的同时,应基于现实,避免过度理想化。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新闻资讯平台上看到一个匪夷所思的新闻,第一次你觉得是在开玩笑,第二次将信将疑,第三次、第N次是不是就信以为真了?最近不少科技巨头就面临着类似“三人成虎”的尴尬,华为“南泥湾”计划和智慧养猪解决方案前后公布,顿时就有关于“华为养猪自救”“华为自研猪肉”等消息就不胫而走,在各大平台疯传。华为只能哭笑不得、多番解释:华为不养猪,是赋能企业养好猪。

同样的“误会”还发生在造车领域。有些是真困扰,比如任正非多次出来辟谣,强调华为自己不造车,只做智能汽车供应商;有些则欲盖弥彰,面对创始人亲自带队造车的传闻,小米刚开始还回应“暂时没有”,过两天又说“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没给一句准话,股价却蹭蹭上涨……

其实,很多“误会”都很容易识别。就拿养猪来说,尽管目前已经集齐了BATH等巨头,但经营自有养猪厂的只有网易一个,百度、阿里、京东、华为都是在为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不是自己下场养猪。但每次科技巨头们与传统养殖业联系在一起,比如阿里养猪、京东种菜、腾讯养鹅,就会引发一波媒体关注。

为什么媒体人会对“巨头跨界”这件事如此敏感?而给他们带来流量的普通读者,又为什么对这类新闻情有独钟呢?这些“误会”,其实都源自于人们内心的基本情绪。只是,有人选择审慎地对待它,也有人刻意利用它来套路大家。

变异的震惊体:越矛盾越好奇。“震惊!华为居然不造芯片要养猪”,把上述新闻变成震惊体,好像意思也差不多。为什么2021年了,媒体们还喜欢炮制这种博人眼球的“跨界”新闻?一方面是他们自己确实对大厂的后续动作十分好奇,另一方面,这种科技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碰撞更具有矛盾点,也就更容易吸引流量和关注度。

从媒体到大众对这种矛盾点的好奇和关注,其实是一种追求完整信息的本能。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作“紫格尼克效应”。简单来说,科技业与养殖业之间截然不同的逻辑、方法、商业模式,在“合体”出现时会营造出一种未知、未完成的状态,激发大众的好奇心。

“华为的猪肉到底香不香”“小米给年轻人造的第一辆车能开吗”这种问题会在脑海里萦绕不已,渴望获得更多信息、了解全貌。再回想一下,不仅科技新贵养猪种地显得很出位,某养猪企业为清华北大应届生开出20万以上年薪、北大才子回乡养猪之类的,此前不也吸引了不少关注吗?面对小米模棱两可的公关话术,股价也能连续上涨,可见资本一旦好奇起来能量有多大。

美国科幻文学大师艾西莫夫曾说:“人类是唯一获得越多冷知识越感到快乐的动物。”而即便是天生好奇心比较弱的人,面对猪肉、粮食、汽车等这一类民生相关的事物,也很难控制住自己去了解更多信息的渴望。

人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存本能”,野外捕猎时一个微小的信号没有注意到,可能代表着致命的危险,所以总是倾向于了解更多的资讯、更多的信息,来保持对未来风险的掌控感:巨头如果真的跨界养猪、造车了,会不会对肉价造成冲击?股票市场是不是就有新机会了?燃油车未来会不会大幅贬值?这些可都跟你我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万一是真的呢?先点开看看再说!

看似逻辑自洽,全靠巨头“光环”。仅仅靠标题吸引人,并不会引发如此广泛的误会,归根究竟,是在文笔加工下,大家都觉得巨头亲自下场养猪、造车等是可行的,至少是可能的。

可是,此前很多房地产公司大手笔投入养猪基地,效果都不怎么好,王健林在投资了10亿元之后主动放弃了养猪计划,互联网军团里也只有网易一个在自营猪场。造车更是一项高门槛、大投资、长周期的事情,一路倒下的跨界玩家就更多了,贾跃亭的FF就烧钱到直接终结了乐视神话——既然如此,大家怎么还会相信华为真的要养猪、小米真的能造车之类的传闻呢?

所以标题要在意料之外,但内容逻辑却要在情理之中。因此许多媒体人都不自觉地点亮了“晕轮效应”——在巨头们既往的成功光环下,对其切入新领域的难度做出了不准确的判断。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会记住一个人特别突出的特点,甚至因为某一个点特别优秀而忽略了其他的品质。同理,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在过去几年间,深度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变革,业务多种多样,几乎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互联网思维”以巨大的流量和资本攻城略地,很容易就在垂直领域里占据优势。长此以往,自然让大众形成了巨头“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能做”的光环。

就拿造车来说,不少文章分析认为,小米有手机和IoT生态链,而智能汽车可以被看作是大号的智能硬件,所以小米进入智能车领域有优势。可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很高,安全可靠性要求也十分严谨,整车模式从概念、设计、交付、量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研发成本。

显而易见,小米在手机市场的优势和经验并不能直接复用到造车领域,目前除了一些相关专利之外,在必要的技术储备等方面也并没有更有说服力的资源来支撑其造整车。

面对传闻,小米也只说是“时候未到”“还没立项”等等,到底是真不清楚造车的难度,还是在默许大众忽视现实难题,将其既往的品牌光环投射到造车这一新领域呢?“一见钟情的恋爱会随着光环的消失变得‘一地鸡毛’,盲目造车也可能是在‘为梦想窒息’。剥离掉巨头的光环和高远的口号,从真实的产业视角和商业规律去看,或许能有更准确的结论。

科技的乐观主义,或许是一种错觉。如果说人们习惯于夸大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对垂直市场的席卷之力,那么对于许多传统行业的真实壁垒和门槛,为什么会下意识地低估呢?

这种科技乐观主义,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偏差: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这指的是人们对于他们所亲近的人和事物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积极态度,经常过于乐观地判断未来,高估科技的发展进程,也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上世纪初,人们面对电话、电报、电灯之类的新发明,就觉得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解决一切人类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阿童木这样强大的高级智能机器人,被认为应该在2003年就能诞生,结果呢,我们现在依然称呼一些机器人为“人工智障”……

技术从概念到应用往往要经过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中间还需要一系列政策、伦理道德、习惯等适应期。这也是为什么,像华为BAT这样的科技公司在触达养殖、矿业、能源等行业时,都在强调产业智能化、技术与业务融合等,用更长的周期和耐心来推动变革。

总体来看,对科技的积极错觉是有益的,当全社会都对技术怀抱着乐观与期待,能够鼓励科技企业们更愿意投入研发、积极创新,坚持用技术改变世界。但积极错觉也要基于现实,不要过度理想化,如果大众认知超越了企业真实的能力,必然会导致泡沫的发生。

碎片化信息时代里,科技与垂直产业的握手会越来越多,这种对巨头动作的“误解”与“误读”很可能一再重演。接下来亟待解决的基本矛盾或许应该是:人民面对巨头时的心理滤镜,同真实的产业动向之间的矛盾。

UUID: 3b3b9edf-ffc3-428f-80ab-b547fb131ac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3-17_华为不养猪,小米没造车,“巨头错觉”是怎么来的?.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