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先修课再出发:老问题需要新答案

作者: 秦志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21-03-16

大学先修课作为连接高中和大学的‘中介’,肩负着打破两者之间壁垒的重任,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复旦大学推出的周末先修学堂计划,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如何有效衔接,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大学先修课肩负着打破高中和大学之间壁垒的重任,但其作为舶来品,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并不顺利。过度强调与升学挂钩、制度设计不够规范、社会普遍功利等问题考验着大学先修课能否在中国扎根。复旦大学此次试水先修课,将会激起怎样的涟漪,带来哪些改变?

一个月前,上海市高中的老师、家长和学生群都开始讨论一则消息:今年3月,复旦大学将开展“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热议一个月后的3月10日,复旦大学如约公布了周末先修学堂的报名时间、选课规则等信息。

复旦周末先修学堂,名字新,事依旧。作为舶来品,大学先修课在中国大地上“摸爬滚打”已有20年,但进展并不太顺利。相关机构及各高校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开设大学先修课,是因为一直想探索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如何有效衔接这一瓶颈问题。

那么,大学先修课到底该如何扎根中国,助力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苏州中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倪振民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已有40余年,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脱节问题深有体会。他告诉《中国科学报》,新技术层出不穷,如生物科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对人才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综合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更超前一些。

然而,在应试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强调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原则上考什么就教什么,而大学,特别是理工类大学则要求学生对数理逻辑等科学知识的掌握深而尖。因此,大学和中学教育的脱节是必然的。倪振民表示,高中学生考进大学后,不得不接受“重新塑造”,无形中浪费了大学宝贵而紧张的教育资源。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提前学到大学知识,完成新技术革命对人才知识储备的要求,需要大学和中学共同努力打造一些新的课程体系。开设大学先修课是一个非常明智和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举措。大学先修课作为连接大学和高中的‘中介’,可以将两者的壁垒打破,大学教师和高中教师基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一起研讨课程与教学,为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探索教育新路。

大学先修课起源地美国,将其称为Advanced Placement。中国探索开设大学先修课并不晚。倪振民回忆,从本世纪初起,教育领域学术团队、民间机构、高校等就开始不断尝试开设China AP,部分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一起为高中生设计丰富多样且能够放到高中学习的课程。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2013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开出首批“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包括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通史(古代部分)。这些课程在部分中学的高中新课标选修课体系内开设,供学有余力的高二学生选修。

然而,大学先修课在中国的探索效果并不如预期。既不能责难大学对先修课课程的设计,也不能单纯怪罪高中,浅层次原因是社会普遍比较‘功利’。操太圣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仍比较单维度,即主要看考试分数,缺乏多元评价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不能直接带来分数增加的教育改革措施,都不会真正引起高中及学生的参与兴趣。

复旦大学此次试水先修课,将会激起怎样的涟漪,带来哪些改变?复旦大学每年都有很多教师奔赴全国各地开设学科讲座,举办科学营、体验营等活动,让外省市高中生在暑期组队进校参观、听讲座。马臻本人就有这方面的体验。在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很正常。上海学生方便周末到复旦大学听课,因此试验周末先修学堂比较可行。他认为,将来可以把课程录制下来,借助网上平台,向全社会开放。

UUID: 43a420e6-1caf-4778-9175-80bcd07376d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21-2022/中国科学报_2021-03-16_大学先修课再试水:这个“中介”该咋当.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