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与人聊天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明明不想继续聊下去,却苦于找不到结束对话的时机。事实上,有这种苦恼的远不止你一人。最新研究表明,人们难以把握合适的聊天时长——大多聊天都过于冗长,有时却又太过简短。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合适的时机来终结对话?
又是一个宴会之夜,牛津大学的亚当·马斯特罗扬尼(Adam Mastroianni)极不情愿地戴上了领结。他知道,今晚又将在漫长而无趣的聊天中度过。
尽管他对此百般抗拒,但却总是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和时机来结束聊天。他突然想到,也许自己也曾在不经意间主导过这样一场无休止的对话,给别人带来了同样的痛苦。主攻心理学的他不禁又想,万一双方都不想继续聊天,但却因为缺乏结束对话的理由和时机,掉入了不得不聊的陷阱中呢?
马斯特罗扬尼的猜测不无道理。3月1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谈话中双方的实际聊天时长与期望聊天时长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者相去甚远。几乎没有一场谈话在双方都想结束时结束,人们也并不擅长判断对方的期望谈话时长。有时人们感到失望并不是因为对话太漫长,而是明明还想聊,谈话却结束了。
“既然我们无法知道对方的想法,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尽早结束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没聊够总比聊到厌烦好。”马斯特罗扬尼表示,他目前已经是哈佛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以往关于谈话的研究大多由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展。心理学家虽然也研究谈话,但只将其看作研究其他课题的工具,例如通过分析谈话,研究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说服别人。也有个别研究搜集了人们在谈话结束时的常用语,但是却没有分析人们何时决定结束谈话。
“直到现在,心理学界才认识到谈话是一个有趣并广泛存在的社会行为,对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马斯特罗扬尼表示。马斯特罗扬尼和同事开展了两项心理学实验,来探究谈话过程的动态变化。首先,他们通过线上问卷搜集了806位志愿者最近一次谈话的时长。其中大部分谈话都发生在伴侣、家人或朋友之间。志愿者还要回答他们是否曾想结束谈话,以及期待结束的时间与实际结束时间的关系。
在第二项线下实验中,252位参与者两两配对。
他们素不相识,但却需要进行45分钟不限主题的谈话,并记录下自己期望在何时结束谈话,以及猜测对方想要结束的时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大约2%的谈话按照双方的预期完美结束,30%左右的谈话在只有一方期待结束时结束。而在约50%的谈话中,双方都想提前结束,只是具体时刻不同。两项实验的志愿者都表示,平均来看,谈话的实际长度大约是预期长度的2倍。但令研究者感到惊讶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无休止的谈话裹挟。
在约10%的谈话中,双方都希望能够聊得再久一些;在31%的谈话中,至少有一方想要继续聊天。
人们无法掌握的不止是谈话时间,还有谈话对象的想法。志愿者们在预测谈话对象期望结束的时间时,误差达到了整个谈话长度的64%。“这种巨大的误差令人惊讶,同时又具有重要意义。”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社会心理学家塔莉娅·惠特利(Thalia Wheatley)表示(并未参与研究)。
她认为谈话本身蕴含着人类的协作之美,但这种美却因为人们无法在恰当的时机停止谈话而分崩离析。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约在咖啡店、饮品店或饭馆聊天——空杯子和账单给了双方强有力的信号来结束一场谈话。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行为学家尼古拉斯·埃普利(Nicolas Epley)对这项研究很感兴趣。他十分好奇,如果对话恰好在一个双方期待的完美时刻结束,那么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这种“完美时刻”在现实中很难邂逅,但科学家可以在实验条件下精准操控谈话时间。“可是这些精准结束的对话就一定比那些更长的对话质量高吗?我没有答案,但我很期待能有相关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埃普利表示。
这项研究也将我们引向了更多新的科学问题。例如,在其他的文化中,谈话的起止规则会更加清晰吗?聊天专家们都是如何准确捕捉他人给出的“结束”信号的?相比双人聊天,多人聊天中会有不同的发现吗?
“关于谈话的科学正在飞速发展,这要求我们开展更多严谨的研究,来描述谈话的特征和性质。
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因果性的研究,来探索何种策略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谈话,”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工商管理学教授艾利森·伍德·布鲁克斯(Alison Wood Brooks)表示(未参与研究),“仔细想想,我们早已把探测器放到了火星上,却才刚刚开始了解人们如何与彼此交谈,这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