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染病,很多动物都有“隔离”意识。图片来源:Pixabay。新冠疫情的持续,让“保持社交距离”成了常态,也取得了显著收效。不过,这种防疫手段并不只是人类的专长。近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通过保持距离来应对传染病的道理,其实自然界里包括蚂蚁、吸血蝙蝠、孔雀鱼等在内的动物早就明白了。
这种对传染病的适应行为包括两方面:得病的动物会有意识自我隔离,减少与其他个体互动;健康的个体也会主动避免接触“病号”。许多动物依赖于群居生活,它们通过团队合作来抵抗捕食者或者进行觅食。研究人员发现动物们似乎能有效尽其所能放大保持距离带来的健康保护,同时缩小隔离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人员还指出,帮助患病个体在人类和昆虫中十分常见,但在其他动物中却很罕见。
病原体是否在动物的互相帮助行为中起促进作用,仍然未知。带娃会减寿?它们选择“外包”给亲友。图片来源:Pixabay。对于生物来说,长寿和繁衍往往不能兼得。自然界的证据表明,那些繁殖能力更强的物种,寿命更短。一种解释是,生物体自身能消耗的资源有限,不得不在生存和繁殖间做出取舍。动物们长寿和后代多之间似乎只能选择其一。近日,瑞典隆德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对许多鸟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见解。
许多鸟类喜欢团队合作,鸟爸爸鸟妈妈会把照顾幼鸟的责任“外包”给鸟群中的其他成员,这样,鸟爸鸟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增加自己生存机会上了。研究者分析了23种有这种外包现象的鸟类,发现鸟群中得到帮助的鸟爸鸟妈的生存机会比没有得到帮助的增加了8%。这种效果取决于助手所投入的精力,助手饲喂幼鸟越多,鸟爸鸟妈需要饲喂的就越少,他们得到的额外生存机会也就越多。
这一发现也意味着,要延长新手家长的寿命,帮它们照料小孩的似乎是一项有效的措施。海兔:断尾壁虎算个啥?我断个头都不怕。图片来源:Pixabay。壁虎断尾可以再长出来,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除了壁虎,许多节肢动物、腹足动物和两栖动物等都具有这种断尾/断肢后再生的“特异功能”。但这些在海兔(海蛞蝓)看来,都是小儿科——海兔本兔能在身首异处的情况下再长出一个全新的身体!
2021年3月8日,一篇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文章揭示了这一神奇现象:与身体(包括心脏等重要器官在内)分离后,海兔的头部会立即自行移走,1天之内头部的伤口便能愈合;相对年轻的“兔头”在数小时内开始以藻类为食,令人惊讶的是:7天之内它们开始长出心脏,并在20天之内完成了身体的再生。
海兔头部能在没有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情况下存活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人员表示,它可能是利用了藻类食物中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能力得以存活并寻求重生。2100年,北半球的夏天可能长达半年。图片来源:Pixabay。一般来说,北半球的夏季为6、7、8三个月,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可能正在改变这一模式。
上月,一项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的研究显示,如果人类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到2100年北半球的夏季将持续近六个月。研究人员使用1952-2011年间每日气候数据来测量北半球四季时长和起止时间的变化,数据显示:这期间北半球夏季平均时间从78天增至95天,而冬季则从76天减至73天,春秋季节时长也有所减短。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变化可能会对农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深远的影响。
例如:随着植物生长季节的延长,人类将吸入更多的致敏花粉,而携带各种病毒和传染病的蚊子也将向北扩展其“封地”,从而增加人类面临的风险。因此,我们的农业管理和防灾决策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涉及生态、海洋和大气系统的季节性主题也需重新审视。儿童经历空气污染将影响成年后健康。图片来源:Pixabay。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世界上约93%的15岁以下的儿童呼吸的空气存在污染,而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健康。发表在《科学报道》的研究表示,儿童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哪怕是非常短暂的暴露,都会影响其基因的调控和表达以及免疫系统。
研究人员选取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加州弗雷斯诺市的儿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他们暴露在污染空气中1天,1周以及1、3、6、12个月身体的健康状况,发现空气污染和单核细胞的增加有关,也会影响血压水平,这或许会造成成年后患心脏病风险增加。预期寿命短,和上不上大学相关?图片来源:Pixabay。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最新研究发现,上过大学或拥有更高学历的人预期寿命更长。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称,他们研究了美国25到75岁的人群,发现自2010年以来的10年里,没读过大学的人群死亡率在上升,而读过大学的人死亡率却在下降,而这种趋势在不同肤色人种中差异并不大,也就是说,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的预期寿命是接近的。并且,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表现出这种趋势。而在过去,种族对预期寿命的影响远大于学历,即使是受过教育的黑人预期寿命仍然低于白人。
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转变,不是此项研究的主要课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