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出于对蛇的恐惧或好奇,人们往往臆想出蛇的许多特殊性,而忘记它们仍然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份子。其实,蛇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具有动物所共有的诸多特征,如捕食、生长、运动等,当然也面临着所有动物都有的诸多难题。
相比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猫猫狗狗,常年游走野外的蛇类如果长了寄生虫,不仅无人挂念,甚至连给自己挠痒痒这种“触手可及的幸福”也得不到。以寄生部位区分,蛇身上的寄生虫可简单分为体表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
体表寄生虫多是各类螨虫和硬蜱(俗称为蜱虫),附着于蛇的体表,以吸食血液为生。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野生蛇类的硬蜱感染率约为30%,部分个体上硬蜱的感染数量甚至可以达到非常可怕的程度。蛇的体内寄生虫种类则更为繁多,常有舌形虫、曼氏迭宫绦虫(曼氏裂头蚴)、线中殖孔绦虫、隐孢子虫、棘口吸虫、颚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其中不少都属于引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罪魁祸首。
国内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对市场上罚没的29条野生蛇检查之后,发现其体内寄生虫的感染率为96.55%。因此,非常不建议抓捕野生蛇“尝尝鲜”,或盲目相信生吞蛇胆、生食蛇肉等行为具有特别的滋补功效。
电影 《狂蟒之灾》中提到:“巨蚺是终身生长的动物,因此年龄大的蛇就能达到巨大的体型。”此话不假。
不同于人类成年后生长过程就逐步停止(当然人还可以横向生长……),多数两栖、爬行动物(包括蛇)都是终身生长的,区别仅在于幼年时生长速度较快,而成年后生长较为缓慢。因此,年龄越大的蛇便具有更大、更长的体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的蛇类都可以长到无限长,多种因素都通过限制蛇的寿命等方式杜绝了这一可能。一方面,在重力的影响下,更大的体型会使运动变得更加困难(尤其在陆地上)。
从生理状态上看,体型超过某一范围后,对蛇运动能力的限制也会提升,使得大型蛇类更难捕食到充足的猎物来实现快速生长。例如,大型蟒、蚺类大多是伏击型猎手,喜欢伴水而生,依靠水的浮力缓解较大体型带来的困难。同时,因为成年后生长速度本就降低了,所以仅维持着极低的生长速度。
另一方面,动物的内脏器官只能有效地支持合适的体型,尤其在年老个体中,随着内脏器官功能逐步下降,较大的体型带来的是巨大的生理负担,进而严格限制了这些蛇类的寿命。
或许,细心的你已经注意到上一段落第一句下划线标出的“狂蟒之灾”与“巨蚺”这两个词,这也是很多人都会疑惑的地方:狂蟒怎么又成巨蚺了?其实,该电影英文名为《Anaconda》,这个词指的正是南美洲著名的大型蛇类“森蚺”,有时又被翻译作“水蟒”。
这时,我们已经找到了混乱的源头:一些混淆的翻译。日常的汉语常把大型蛇混称为“蟒”或“蚺”,而在英语中这两个词则比较容易区分:python专指蟒,包括蟒科这一个科的蛇类,boa专指蚺,包括蚺科、岛蚺科和林蚺科共三个科的蛇类。这两个词只要中英文对应、严格区分使用,就不会混淆了。
现今世界上的大型蛇类均出自蟒科与蚺科,前六名一般包括:绿森蚺、网纹蟒、缅甸蟒、非洲岩蟒、印度蟒与紫晶蟒。
在诸多版本的记录中,体重最重的蛇是一条绿森蚺,体重约为227千克(有待考证),比较可靠的记录为一条叫做“Baby”的缅甸蟒,体重为182.8千克。而体长最长的蛇则公认为网纹蟒,有待证实的记录称其超过10米,但比较可靠的记录为体长7.9米或7.67米。不过,我们常常过于关注佼佼者,而忘记平常个体——上述记录仅仅是几个物种中的某些突出个体创造的。
例如,在可靠记录中,野生绿森蚺的平均体长为3.7米,体重为30.8千克,远小于创造极端值记录的个体。
实际上,除了上述的六个老大哥(再加上一些中、大型的二哥们),很多蟒或蚺甚至都无法凭借自己的体型威慑人类。蟒科中,以小而出名的侏儒蟒成年平均体长仅50厘米;而常见的另类宠物球蟒,其最大体长为1.82米(大概也足以让很多人投去无比羡慕的眼光了),平均体长仅为1.20至1.25米。
在蚺这一类中,除了装点门面的几种大家伙,多数种类都在与“体长不到1米”和“体长不到2米”这两条及格线奋力拼搏(像极了在1.7米这条线上奋力挣扎的男生们)。例如,岛蚺科的孩子们体长约1至1.5米,而林蚺科内所有物种都是小家伙,平均体长仅30至60厘米。
关于进化的诸多科学故事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在进化过程中,两栖类完成了由水到陆的过渡,到爬行类开始便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
但仍有不少动物在离开海洋后又“思乡心切”,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海洋故乡,如海豹、海豚、鲸等,以及重返海洋的爬行类。在现存海洋爬行动物中,除了屈指可数的几种鳄鱼、蜥蜴和一些海龟,最多的就是蛇类,常被称为海蛇(它们与陆生蛇类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海蛇既可泛指适应海水或咸水生境的蛇类,又可以特指真正的主角——眼镜蛇科下海蛇亚科中的蛇类。
大多数海蛇体长约为1.2至1.5米,除了符合蛇类的通用特征外,它们为了适应水生生活,产生了与陆生蛇类不同,却与很多水生动物相似的特征:1. 不同于陆生蛇类典型的逐渐变细的尖形尾巴,海蛇的尾巴都像鱼的尾巴一样侧扁,作用也与鱼尾巴相同,用于进行日常划水(像坐在办公室的你一样)。为了增加划水的效果,很多海蛇连身体也呈侧扁形。2. 不同于陆生蛇类非常依赖发达的腹鳞来完成爬行动作(点击这里温故知新!
),绝大多数海蛇完全水生,其丧失了用途的腹鳞因此极度退化(除了扁尾海蛇属),而退化的腹鳞进一步限制了海蛇在陆地上的运动能力,因此它们几乎不会主动上岸。因为有了无法上岸的限制,为了不做出“海水泡蛇蛋”的佳肴,绝大多数海蛇都是卵胎生(扁尾海蛇属除外),即由蛇妈妈直接产下小蛇。
3. 不同于陆生蛇类开孔于头部两侧的鼻孔,为了便于探头呼气,绝大多数海蛇的鼻孔开口更靠近头背侧(扁尾海蛇属除外),像河马、青蛙等动物一样。与其他靠肺呼吸又生活于水中的动物一样,海蛇的肺亦进一步扩大,甚至与自身体长接近(肺的后段部分主要起着储存空气的作用),用以呼吸更多的空气,同时也像游泳圈一样提供更多的浮力。
另外,一些海蛇又进一步开发出黑科技——它们头部鳞片下的血管可以与周围的海水完成气体交换,直接为脑部供氧,从而增加潜水时间。4. 陆生蛇类在其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主要为含盐量很低的淡水,但海水具有较多的盐分,海蛇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吞入不少海水。为了维持正常的体内渗透压,与很多重返海洋的动物一样(如海鬣蜥、海龟、海鸟等),海蛇也有专门的泌盐器官,主要分布于舌鞘下方与周围,用来排出体内过多的盐。
在眼镜发明出来之前,眼镜蛇叫什么?“眼镜蛇”这个名字仅是眼镜蛇这群孩子现在的中文正式名称,在更早的时候它们并没有这个称谓。在我国多地的方言里,眼镜蛇常被称为“吹风蛇”、“蝙蝠蛇”、“饭匙蛇”、“膨颈蛇”、“扁头蛇”等,可以看出,这些名字都是人们根据这种蛇的一些形态(膨起的头颈部)或行为(呼呼地喷气以示警告)特征对其命名,类似的现象也常发生在对其他动物的命名上。
怎么区分蛇打架和交配?
在第二期中,我们展示了无手无脚的蛇是如何打架的(错过的小伙伴点这里!)。或许多数人对蛇打架的印象就是两条蛇相互缠绕,宛如一段翻滚的麻花。其实,交配中的两条蛇常常也会相互缠绕,但不同于打架时争斗得你死我活,交配情况下的蛇多了些温柔与亲昵。
由这两个视频可以很容易看出蛇打架与交配的差异:打架多发生于雄蛇之间,争斗、翻滚比较剧烈,可以明显看出两条蛇互相试着把对方压在自己身下,尤其表现在头部(互相抬起头把对方往下压)。而交配基本发生于两条异性之间,其动作轻柔了许多(毕竟是小情侣间的亲亲腻腻呀),蛇的身体常常会伴随有轻微的翻动与抽搐;雄蛇有时会试着把雌蛇压住以便于交配,但雌蛇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剧烈挣扎。
此外,通过观察两条在交配过程中的蛇可以发现,其尾基部贴合在一起,雄蛇的生殖器官插入雌蛇的泄殖腔中。
蛇攻击人类是胆子太小,被吓到先咬一口吗?诸多科普文章(包括我们这个系列)都告诉大家:蛇其实胆子很小、害怕人类,但是为何蛇类还是常常敢于扑咬上来、导致有人被蛇咬伤呢?
其实,绝大多数毒蛇咬伤的病例分析都显示,要么是因为人没能及时注意到蛇,要么是人在操作蛇时不慎被咬伤(比如作者……),似乎主要问题都在我们自己身上。两千多年前,惠子的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置于今日亦能引人深思。人们无法直接评估动物们的情绪状态,于是转而根据生理、行为线索进行推测。
在人与蛇的遭遇中,绝大多数蛇类都会主动逃离人类,可见,它们总是试图避开我们,而常常当它们以为不能有效逃跑时,才转而以攻为守。一项针对食鱼蝮的研究显示,在面对人类干扰时,大多数食鱼蝮都倾向于直接逃跑,而怀孕的雌蛇(行动不便)或血液皮质醇浓度较高的蛇(更为应激)相比之下更倾向于进行扑咬。由此来看,确实是“吓破胆”的蛇更容易对人先咬为敬。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蛇时多使用第三期(点击这里复习有用的知识~)中介绍的“打草惊蛇”与“走为上策”两个方法,这些做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保证你和身边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