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癌症早已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恶魔。绝大多数的癌症由都是体内基因突变的积累、遗传因素的遗传以及接触致癌物质等因素导致的。但有这样一种罕见的患癌方式,能让所有父母都为之担忧,那就是癌症的「母婴传播」。
2021年1月7号,来自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Chitose Ogawa带领团队在NEJM上发表了题为Vaginal Transmission of Cancer from Mothers with Cervical Cancer to Infants的论文,报道了两例罕见的癌症母婴传播的情况,为这种鲜为人知的癌症传播方式提供了珍贵的数据。
「母婴传播」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患癌方式,每50万患癌母亲中,才会出现一例这样的情况,而每1000位孕妇中,只有1位母亲患癌,所以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在这项研究之前,世界上仅报道过18例癌症母婴传播的病例。研究团队在这篇论文中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此前报道的母婴传播癌症,以母亲患黑色素瘤出现的次数最多,白血病及淋巴瘤次之。这些癌症大部分是因为肿瘤细胞转移跨过了胎盘,然后进入胎儿的体内。但作者认为,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患宫颈癌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会存在宫颈癌细胞脱落进入产道液体的情况,而胎儿可能将这些癌细胞吸入肺中,并最终导致肺癌。然而,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关于这种传播方式的报道。
在这项研究中,日本当地医院接诊了1位出现严重肺部症状的23个月大的婴儿,CT结果显示,这位出生不到2年的小生命的双肺中,出现了多个可能是肿瘤的阴影。穿刺组学结果确认这些阴影为神经内分泌瘤。同时,研究团队在婴儿母亲的宫颈处检测出了相似特性的肿瘤细胞。另一个报道的病例为6岁的孩子。孩子在感受到左胸痛后就医,而CT结果发现在孩子的左肺中,有一个触目惊心,直径为6厘米的肿瘤。该肿瘤最终被确诊为粘液腺癌。
孩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被诊断出宫颈癌,但由于未在宫颈细胞分析中检测出细胞,且肿瘤稳定。因此该母亲决定继续生产,孩子也足月诞生。母亲在分娩后被穿刺检测分型为宫颈腺癌,并于2年后病逝。孩子在母亲去世4年后,也被确诊为肺癌。万幸的是,孩子在经历过多轮化疗以及肺切除后,已经摆脱了癌症的困扰。其肺部肿瘤在形态学上与肺部原发癌症相处甚远,反而与其母亲的宫颈腺癌及其相似。
由于这2例病例情况特殊,且孩子肿瘤细胞在分型上与母亲的宫颈癌高度重合,作者认为孩子的肺癌是通过母婴传播得到的。对两对母子的肿瘤进行了测序后,研究人员发现母子的肿瘤基因特征高度相似,且孩子肿瘤中的大量基因突变与孩子正常组织中的不同。而在第二个孩子肿瘤中,检测到了和她母亲肿瘤中一样的HPV16。更重要是,孩子体内肿瘤细胞中,没有Y染色体。
这些数据意味着,孩子本身不携带这些致癌基因与致癌因素,癌症是直接从母亲宫颈癌中获得的,这是2起宫颈癌的母婴传播事件。
该病例报道是医学史上第19例和第20例有直接证据支持的人类癌症「母婴传播」病例,作者从形态学、基因组等多个维度证明了孩子的肺部癌细胞与母亲的宫颈癌细胞相同,为婴儿可以通过吸入脱落的宫颈癌细胞患上「母婴传播」癌症提供了坚实的临床数据。
传统观点认为,癌细胞本身不具备传染能力,因为癌细胞离体后存活时间极短,感染其他个体的机率极低。实际上,由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癌症更担得上「传染性癌症」这个称呼。导致消化道癌症的幽门螺旋杆菌,导致宫颈癌的HPV,都是癌症的「传播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大自然中的一些癌症,其癌细胞本身就具有传染能力。
2020年12月11号,来自华盛顿大学的Andrew Storfer教授就带领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 transmissible cancer shifts from emergence to endemism in Tasmanian devils的研究,让袋獾面部肿瘤这种传染性肿瘤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袋獾可能通过撕啃食患癌袋獾或者与患癌袋獾分享食物患癌。
自199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袋獾面部肿瘤迅速传播,且已经导致塔斯马尼亚州野生袋獾种群极速下降,由于患这种肿瘤的袋獾面部腐烂后极其狰狞,所以袋獾也被称为塔斯马尼亚州恶魔。
同样是动物,2015年Cell杂志刊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Stephen P. Goff团队题为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Clonal Cancer Cells Causes Leukemia in Soft-Shell Clams的论文,报道了白血病在软壳蛤中的水平传播,导致了北美东海岸一些软壳蛤的毁灭。
在这些传染性癌症引起关注之前,最早被世人所熟知的是犬传染性性病肿瘤,这种生殖道肿瘤会通过性行为在犬类之间传播。这些研究表明,在自然界,真正意义上的传染性癌症,远比我们认知中的要普遍。对其他动物中传染性癌症的研究,或许为我们预防肿瘤的「母婴传播」提供更多的了解,以及更优秀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