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不过现在有很多人似乎不太乐意过这个节,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妇女”这个称呼,在汉语中“槽点”略多。值此佳节,今天我们来说说汉字中的女性吧。汉字里的“妇”,狭义指已婚女性,广义上也可用作女性的通称。它繁体写作“婦”,《说文解字》解释,读音如“服”,意味着服从、服侍,字形则是“女持帚洒扫也”。甲骨文、金文里的妇字,正是女子拿着笤帚做扫除的画面。
服从并服侍男性、承担家务劳动,这是古时女性的社会角色,但在今天看来,是性别不平等的体现,难怪“妇女”之称不受人待见呢。不过,“3·8妇女节”其实恰恰是个呼吁性别平等、尊重女性的节日。它全称“联合国女性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是20世纪初期一系列女权运动的结果。因名字而否定它,完全是个误会。从“妇”字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女”的甲骨文写法——女子双手交叉,跪坐于地。
有人认为,“女”字的跪姿表明女性地位低下。这倒未必,它可能只是表示女性的一种常见姿态。男女分工不同,男子外出打猎或耕地,所以多为站姿,女性一般从事纺织等室内工作,所以多为坐姿。汉代塑衣式彩绘女俑(右图),形态与甲骨文中的“女”字十分相近。唐代以前,由于坐具低矮不能垂足,人们普遍采用这种两膝并拢,臀部贴着脚跟的坐姿,也称“跽(jì)坐”。这一坐姿不分男女,左图的秦代男俑就是例证。
而古代的坐,正是两膝着地,臀部靠近脚跟,这一点从“坐”字的甲骨文写法也能看出来。这种跪坐姿势一直延续到唐代之后,高足桌椅普及,人们才改成今天的垂足坐姿。在我国古代,也有一个三月的节日与女性相关,那就是旧历三月上旬的巳日。这是传统的春游之日,称“上巳节”。它可以说是古代的女生节,因为平时养在深闺的少女们,这天都可以盛装打扮、出门游玩。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写的就是上巳时女子春游的场面。上巳也是光明正大谈恋爱的日子,《诗经·郑风·溱洧》就描绘了上巳这天青年男女云集水滨的情景:他们观赏风景,采摘兰草,说笑嬉闹,互赠芍药花……反正就跟今天情侣约会没什么不同。为啥会选巳日作为游春的节日呢?原因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巳”的甲骨文和小篆写法,都意指胎儿,是新生的象征。所以选这一天来感受春日生机,也算实至名归吧!
上巳在三月第几天,本不固定,比如元杂剧《墙头马上》第一折里,就是三月初八。但最被广泛接受的,还是杜甫诗中的三月三日。时至今日,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依然有这个节日,往往直接以“三月三”呼之。每年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人民可以放两天假。令人羡慕!邻国日本,将三月三日定为女儿节,又称“桃花节”,这一天有女儿的人家会摆出精致的宫装人偶。很多学者推测,日本女儿节也是受到中国上巳风俗的影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颂歌:年轻姑娘要嫁人了,她能使家庭和睦、子息昌盛,对娶媳妇的这家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桃夭》唱出了女性在古代男权社会中的角色:照顾家庭和繁衍后代。古时生男孩称为“弄璋”,生女孩称为“弄瓦”。“璋”是祭祀、发兵用的信物玉器,“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纺轮”。
生了男孩给他玉璋玩,生了女孩则让她玩纺砖,以此显示对二者未来生活的不同期待。图为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今天女性的社会角色当然远不止此,但诞生于古代的汉字,却忠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那些从女性身上得到灵感的单字,很多都与家庭生活有关。比如平安的“安”字,甲骨文写作:形态是女子坐在房屋中——有房子,房子里有女眷,便是家庭稳定、安居和乐了。
同样道理的还有“好”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女子抱着婴儿逗弄,一幅温馨的家庭图景:甚至就连“字”本身也与此有关。来看看它的金文写法,是屋内生子,繁衍后代。“文字”的“字”便是由此引申而来,意为不断增加:藏进汉字里的女性汉字如果偏旁部首带有“女”,比如“婀娜妩媚”等等,很容易想到它们是跟女性有关的。
但还有很多字,偏旁部首没有“女”,含义也看不出女性意味,但追本溯源,推敲一下它在甲骨文中的象形,就会发现它确实是来自女性——或是来自女子的仪态,或是来自女子生产、哺育的自然过程。只不过,随着文字简化的过程,字形、字义都有所变迁,渐渐难以看出藏在其中的女性了。“母”字,甲骨文在女字上加上两点,强调乳房。生了孩子、开始哺乳就成为母亲了。“乳”字,甲骨文就是一幅哺育图,婴儿张大的嘴巴尤为形象。
“弃”字,甲骨文是一双手举着竹篮,把哇哇大哭的婴儿送走。古代生产力低下,有时因无法养活而忍痛遗弃孩子,这个字生动呈现了此类场景。“保”字,甲骨文是母亲怀抱婴儿、精心守护的场景。祝所有关注我们的女性用户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