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剧学英语,每天45分钟,和老外无障碍沟通!”相信无数人都幻想过,躺在沙发上刷刷剧就学会一门外语,便宜轻松还不用动脑子。但,这样的学英语方式真的可行吗?
要知道,想学好一门语言,光有美剧的单方面输入是行不通的,主要还得靠“互动”。来看一个极端案例。1981年,美国学者杰奎琳·赛克斯和同事一起研究了一位化名吉姆的小男孩。吉姆听力健全,但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
虽然吉姆经常看电视上的人们交流、也能听到他们的对话,但在家里没人能和吉姆“说话”,他和爸妈交流都靠手语。在吉姆3岁9个月大的时候,他被检测出语言水平障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互动训练,吉姆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等到4岁2个月大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和同龄小朋友一起上学了。有意思的是,吉姆的弟弟格伦因为从小有哥哥一起交流、玩耍,就从未出现过语言沟通异常。
吉姆和格伦的例子证明了,仅仅有语言输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语言环境中互动。所以,听美剧中的人唠嗑是一回事,能不能张口说英语可是另一回事。老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而且,“互动”的不同形式,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比如,哈佛大学教授凯瑟琳·斯诺曾记载过,故意拖长音调、重复字词的“儿语”特别能吸引婴儿的注意力;而含有反问、暗示的重铸式纠错则更适合被用于与成人对话。
如果把美剧当成听力材料、大量学习,由此把自己沉浸在英语环境中,那么看美剧可以被理解为语言输入的一种方式,从而对语言学习起到一定帮助。虽然学界对人类语言习得机制的原理尚未完全弄清,但主流学派都认同语言输入的重要性。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需要通过模仿、练习语言输入,从而习得语言。
内再说学派认为,语言习得是大脑天生的一种机制,如果人在语言习得“关键期”之前没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人脑的语言机制就会被抑制、受损,从而无法真正习得语言。
就算单方面输入有用,拿什么材料输入语言学习也有讲究。换句话说,不是看什么美剧都对学英语有用。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目标应该略高于学生当前的水平,并通过互动将语言能力拔高。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看美剧学英语,最好能选“稍微难一些”的美剧,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中进步。美国教育学家史蒂夫·克拉申也提出过类似的“i+1”理论。克拉申假设,如果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是i,那么拿来输入的语言材料难度最好为“i+1”,即略难于学生当前水平,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学到知识。
元语言意识是指人将语言与意思剥离开来,从而思考语言的特征和运作方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三岁左右大的孩子就能发展出元语言意识。他们开始分析语言知识,意识到语法错误、多音字等现象;他们还会刻意控制自己的语言,比如根据场合酌情选择字词。元语言意识越强,人的认知能力也越强,外语习得也越容易。如果能充分调动元语言意识,对美剧中的用词表达进行分析,并有意识地融入进日常使用,那么看美剧学英语确实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
虽然刷剧的方式因为缺乏互动,不是最佳的学英语方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看剧”本身的形式也在变化。除了上面提到的自行研究美剧素材、通过公众号/学习小组学习美剧中的语言使用的形式外,一些直播平台上也出现了“听力剧轮播”:主播在直播间24小时轮播美剧,观众们沉浸在“虚拟语言环境”中,通过弹幕、评论等对美剧内容进行讨论、学习。
总而言之,看美剧学英语虽然一定程度上可行,但存在着材料、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诸多局限性。“躺平学外语”这种好事,想想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