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带回月壤中竟有玻璃颗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作者: 乔辉

来源: 腾讯太空

发布日期: 2021-03-04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发现玻璃颗粒,这些颗粒是由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产生的高温高压熔融二氧化硅形成的。月壤主要由沙土颗粒组成,不含有机成分,成分包括橄榄石、辉石、钛铁矿、斜长石及玻璃态物质。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美国曾赠送中国1克月岩样品的历史事件。

近日,“月球样品001号”月壤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顿时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舱安全着陆,带回了1731克的月球样品,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据悉,月球样品001号装有100克月壤样品,其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造型借鉴自国博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造型,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公里;整体外部造型宽22.89厘米,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月壤储存在其中心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之中。

据介绍,所谓的月壤其实是一层沙,或许叫月沙可能更准确,它几乎完全是由天体撞击作用形成的。体积较大的基岩在小天体的撞击作用下,不断打碎、混合和翻动,最终在月球表面形成了一层数米到十几米厚的沙土层。这些沙土颗粒的平均直径约为100微米(0.1毫米),不含任何有机成分,成分主要是橄榄石、辉石、钛铁矿、斜长石以及玻璃态物质。

通过望远镜,我们能看到月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大多是由早期小行星撞击而成。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这些小天体撞击月面的速度高达每秒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撞击产生高温高压,能够熔融二氧化硅,产生大量的天然玻璃状物质。其实,目前月球仍然时而遭受小行星的撞击,只不过频率不如早期高,但每次撞击都会产生玻璃状物质。

虽然月面各处的月壤成分有些差别,但几十亿年下来,整个月壤中普遍含有玻璃状物质。

2005年,本文作者还在大学时代就有幸聆听过欧阳自远院士的科普讲座,欧阳自远院士是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当时他回忆说,1978年5月28日,美国派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并带来了卡特总统向中国赠送的礼物:质量仅1克的月岩样品。月岩样品放在一块有机玻璃内,看上去有指甲盖般大小。

这份样品被一分为二:一半珍藏在北京天文馆让公众参观;另外一半用于研究,研究人员竟然发表了十多篇重要论文。现在,我们自己从月球采回来多达1731克样品,这些样品是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采集的,这个地方其他国家从未到访过,该地存在大约13亿至20亿年前的玄武岩,获得这些年轻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将有助于推进对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的认识。

UUID: 3dccb8d7-b0cb-4df3-907a-d2163aeb4a7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学术头条公众号-pdf2txt/学术头条2021年/2021-03-04_嫦娥五号带回月壤中竟有玻璃颗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