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睡眠习惯的两个极端,早起和晚睡如今的 “风评” 也正好处于两个极端 —— 前者往往是 “健康阳光”“奋发向上” 的代名词,后者则伴随着 “亚健康”“拖延症” 的标签。这样的现象当然并非空穴来风,已知的熬夜危害确实不少。2 月 18 日,学术头条就曾报道了一项 “熬夜可能导致抑郁” 的研究,揭示了熬夜对人们情绪的消极影响。
文中还提到,新入职的医生们由于睡眠时间短、经常熬夜,具有很高的抑郁症患病风险。现在,一项有关熬夜危害的最新研究又来了...... 这次 “中招” 的,可是全体打工人。2 月 23 日,一项在线发表于 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夜猫子” 工作表现不佳的可能性是 “早起鸟” 的两倍,并且他们因残疾而导致提前退休的风险更高。
事实上,熬夜对人体有害早已是尽人皆知,此前也有诸多研究揭示了熬夜与各类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如:熬夜可能导致高血压、熬夜者患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更高、晚睡者的驾驶事故频发、青少年熬夜影响成绩、夜猫子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夜猫子的死亡风险更高、熬夜者的冒险倾向更高、“夜猫子” 的恋爱关系可能是短期的。
此次的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分为 “清晨表型”(Morning chronotype),“夜晚表型”(Evening chronotype)和 “中立表型”(intermediate chronotype)三种类别,分别代表早起者、夜猫子和正常作息者。
为了探究熬夜除了对健康有危害,是否还有可能阻碍 “打工人” 们的工作效率,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 “the Northern Finland Birth Cohort 1966 Study”(简称 NFBC1966)的研究数据。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一直追踪这些儿童的情况,当参与者 46 岁时,会被问到其工作、生活与健康状况,并且记录下他们的睡眠习惯。
其中,早起者、正常作息者和熬夜者的比例分别为:男性为 46%、44% 和 10%,女性为 44%、44% 和 12%。而后,参与者需要以 0-10 的等级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在晚睡的男性(28%)和女性(24%)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 46 岁时工作表现欠佳,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清晨表型和中立表型。而且无论男女,夜猫子们工作表现不佳的几率是早起者的两倍。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持续监测参与者,来了解哪些参与者提前退休并领取了残疾抚恤金。结果发现:工作表现不佳与领取残疾抚恤金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男性熬夜者因残疾而提前退休的可能性是早起者的三倍。与清晨表型相比,夜晚表型在与睡眠和健康有关的各个变量上的评分均较差。熬夜者不仅睡眠时间都较短,失眠和社交时差反应严重,而且他们也很可能处于未婚且失业状态。看到这里,打工人们不禁仰天长叹一声:我太难了!
现在看来,熬夜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严重的是伤身伤肾。为了让大家能够多打几年工,也有科学家们给出了一些建议:“先熬夜后补觉” 的想法并不可取。平日加班工作的夜猫子通常会在周末大补特补,试图弥补一些失去的睡眠。但是,研究表明,这种 “睡眠债务” 并不那么容易还上,还容易导致社交时差(工作日与周末睡眠时间之间的差异),反而更让人没有 “精气神”。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睡眠表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遗传,但环境因素如日光照射、工作日程安排和家庭生活也会对其造成影响。因此,夜猫子们如果想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可以尝试每晚比平时早几分钟上床,来逐渐适应早起时间。同样重要的建议还有避免夜晚出现强光(但清晨将自己暴露在强光下可以帮助大脑快速清醒),还可以尝试养成每天在同一时间醒来的习惯。
当然,也可以在咨询医生建议后适当服用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脑睡眠诱导激素的合成物),但不要轻易选择这种方法。惊喜的是,研究人员也在论文中提到,雇主们可以根据员工的睡眠表型为其量身定制个人工作时间表,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以最佳状态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员工在 “非最佳” 时间内执行开车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任务。
虽然,夜猫子在一天的忙碌后可以在 “熬夜” 中找到一时的快乐,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熬夜需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