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昨天吃的啥?分享一下我昨天的四餐:早饭:白粥配榨菜;午饭:白灼芥蓝、萝卜炖肉;晚饭:清炒西兰花、白菜猪肉炖粉条、荠菜水饺;夜宵:芝麻菜南瓜色拉。不过吃完夜宵,我就陷入了深思:榨菜、芥兰、萝卜、西兰花、白菜、荠菜、芝麻菜……这都是十字花科植物啊,就连做饭的菜籽油,也是十字花科的!
说起十字花科,那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庭,它包括338属,3700种左右植物,是植物中比较繁盛的科。
今天我铆足了劲,好好给大家理一理。十字花科中最有名的是芸薹属和萝卜属。芸薹属的内部杂交极度混乱,真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芸薹属里,我们常见以下3个类型:白菜型是中国人无法割舍的蔬菜型,特别在江南地区,一天不吃叶菜如同没有吃蔬菜,几乎每餐桌上都有白菜型蔬菜。种类繁多也就算了,同一种蔬菜在各地的称呼也不同。就拿小油菜来说,它也叫青菜、小白菜、上海青、瓢菜、瓶菜等。
白菜型中有一种植物叫芜菁,又叫蔓菁,也是游戏动物之森中的硬通货、决定你富裕还是贫穷的大头菜。为了避免与芥菜型大头菜混淆,我们还是称它为芜菁吧。芜菁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诗经·邶风·谷风》中写道:“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其中“葑”就是芜菁,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葑的根茎苦就连叶也不采。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采集芜菁的叶片作为食物。据说三国时期,刘备曾亲自种芜菁,还被诸葛亮用作军粮。
芜菁确实很全能,叶子可以吃,种起来简单,弃之不可惜,让它自己长着,以后还可以继续采……简直就是神仙蔬菜啊!因为受到诸葛亮的钟爱,芜菁也因此被称为诸葛菜。
有小伙伴可能会问了,诸葛菜难道不是二月兰的昵称吗?没错,诸葛菜的传闻不知何时被二月兰偷偷取代,但二月兰一旦长大,就苦到不能吃,根本就不适合做军粮。二月兰作为观赏植物点缀春天倒是合适,杭州的太子湾里就种了很多二月兰。
中国人是离了大白菜们不知道怎么生活,欧美人则是离开了甘蓝就不知道怎么吃菜。甘蓝这个植物了不起,我们吃的卷心菜、紫甘蓝、花椰菜、西蓝花……其实都是它!甘蓝基生叶多而质厚,可以层层包成球状体,如卷心菜、抱子甘蓝、紫甘蓝等;还有一些不结球的甘蓝,如芥蓝等;有些甘蓝不吃叶,只吃它们的花,如花椰菜、西蓝花等。
上面大多数植物我们都很熟悉,我们来看看不太常见的抱子甘蓝。它们长得还有点吓人,密恐请撤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西蓝花和花椰菜中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并不适合高温烹调或水煮。一些轻食沙拉里的西蓝花像是没煮熟,其实是为了保留更多的有益物质。是不是感觉之前的西蓝花都白吃了?西蓝花不适合高温烹饪,最好的方式是把它做成沙拉。
芥(gài)菜型中有两种有名的腌菜,雪里蕻和榨菜。雪里蕻使用的是雪里蕻的叶片,而榨菜用的是茎用芥菜的肉质茎。榨菜最早源于宋朝,宋人爱用的腌制手法是“鲊”,如薤鲊、菘鲊、蒜苗鲊、萝卜鲊、茭白鲊、冬瓜鲊等。鲊是指选抹盐腌制,再用石板使劲榨,榨出水来。这个方法被沿用到了今天,如今榨菜也是这么腌制的。
萝卜属是十字花科中另一重要组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樱桃萝卜、白萝卜、青萝卜,都是这个属的同一个种——萝卜。
但胡萝卜是伞形目伞形科植物,和它们不是一家。萝卜是一种被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食物,在历朝历代的菜谱中,都可以看到萝卜的身影。想学习怎么做萝卜,还是得看会吃的宋人。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多次提到吃萝卜:雪夜,张一斋饮客。酒酣,簿书何君时峰出沆瀣浆一瓢,与客分饮,不觉酒容为之洒然。客问其法,谓得于禁苑,止用甘蔗、萝菔,各切作方块,以水烂煮而已。盖蔗能化酒,萝菔能化食也。酒后得此,其益可知矣。
看完上面那些,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还能勉强分清楚?毕竟十字花科的植物多种多样,有些差别还挺大的,比说芝麻菜和萝卜,口感和样子都完全不搭界。但是,一旦这些十字花科植物开花了,亲妈也别想分清!作为一名坚强的科普人,我还是要继续讲下去。十字花科有一些典型特征:看看芝麻菜的角果,很快就能认出它是十字花科了。花:4片花瓣,有6枚雄蕊,其中4枚花丝较长,呈总状花序。果:长角果或短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