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款新冠疫苗在国内上市,疫苗的接种进度成为公众关心的重要话题。截至2021年2月9日24时,国内累计报告接种4052万剂次。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孕期、哺乳期的女性和老年人群体正在为是否应该接种疫苗、何时能够接种疫苗而担忧。那么,这些人群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专家又如何建议?
目前,国内已经批准紧急使用的三款新冠疫苗,包括国药集团的两支灭活疫苗和科兴生物的一支灭活疫苗,均不建议孕妇接种。而其中两支在国内获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要求接种者年龄要求为18到59岁。这意味着老年群体尚不属于国内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人群。
近日,微博上多位疫苗接种者反映,接种了第一针疫苗之后,发现自己怀孕。
一些人担心,第一针疫苗是否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另外继续打第二针疫苗是否会对胎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等专家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提到,在接种之后发现自己怀有身孕的孕妇,不需要主动选择流产。多位专家还表示,孕妇更应该在做好密切监测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因为紧张担忧造成的情绪波动对胎儿的影响,可能会远大于新冠疫苗对孕妇的影响本身。
目前,不建议孕妇群体接种新冠疫苗的指南或者说明文章,给出的理由基本上是缺乏相关临床数据。比如2021年1月《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发布的一篇综述文章提到,由于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研究,故无法确定新冠疫苗对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及其子代的安全性,因此国内目前建议暂缓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
如果有备孕计划,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目前各国说法不同,但多强调注重风险和获益的平衡。2月10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文章建议,备孕妇女须在疫苗接种后适当推迟怀孕时间,参考其他灭活疫苗,建议在接种3个月以后怀孕。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那么老年人何时能够接种上新冠疫苗呢?目前,中国研发并已开展接种工作的三款新冠灭活疫苗尚未披露59岁以上老年人的临床数据。各省市最初下发的新冠疫苗接种指南不建议60岁及以上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