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的许多土著部落中,流传着一则恐怖的传说:有一种鸟,在夜幕降临后会发出低沉诡异的叫声,任何人只要听到就有遭遇死亡的危险。它的叫声象征着厄运灾难的降临,而解除诅咒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这种奇异的鸟类,杀死或驱逐它。但是这种具有魔力的鸟类会化身成树木,所以总是难以找到其踪迹。这种土著传说中的怪鸟,中文名其实是茶色蟆口鸱(Podargus strigoides)。它大概是最适合做表情包的选手。
蟆口鸱是夜鹰目蟆口鸱科蟆口鸱属的鸟类,而猫头鹰则是鸮形目的,两者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蟆口鸱的眼睛又大又圆,还胖嘟嘟的,再加上是夜行性的鸟类,所以被误认作猫头鹰也正常。在白天,如果蟆口鸱被其它鸟类发现,大家往往会群起而攻之——谁让它长得像凶猛的猫头鹰呢!幸好茶色蟆口鸱有着特殊的自保方法——它是自然界中技艺高超的伪装大师。
绝大多数情况中,蟆口鸱应对危险的办法是,一动不动地站在树枝上,假装自己是树枝。它灰褐色的羽毛,与树干的颜色如出一辙,因此具备很好的伪装效果。根据鸟类学家研究,茶色蟆口鸱还会专门挑选与树皮纹理与自己羽毛相近的树来栖息,增加自己的隐秘性。有时候它还会故意伸长脖子,拉长体型,扬起鸟喙,惟妙惟肖地模仿枯树干。不仅成年的蟆口鸱擅长伪装,就连刚出生的蟆口鸱宝宝,也都是伪装大师。
刚出生的蟆口鸱宝宝浑身雪白,毛茸茸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盛开的桉树花朵呢!有时候,宝宝干脆藏进父母的羽毛里,很难被发现。只靠一动不动这招来防身还不够,茶色蟆口鸱还有其他奇奇怪怪的防御手段呢。当敌人太过于靠近蟆口鸱时,原本闭着眼假装树枝的蟆口鸱,会选择突然睁开自己的大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敌人看。这招出其不意,可以吓唬敌人。除此之外,蟆口鸱还会喷洒排泄物。
这个技能听起来有点不讲武德,但用来对付一些依赖嗅觉的爬行生物,比如蛇和蜥蜴时,效果拔群。仔细观察茶色蟆口鸱,你会发现它的嘴巴附近,仿佛长了一撮胡须般的羽毛。这“胡须”是干啥用的呢?鸟类学家们有着诸多猜测和见解。
有的学者认为“胡须”是用来辅助捕食的:作为在夜晚捕食的夜行性鸟类,尽管看起来不太灵活,但其实蟆口鸱是可以一边飞一边进食的,其“胡须”能像捕虫网一样,困住一些嘴边的昆虫;也有猜测这些“胡须”是能感知空中微小的气流动向,从而辅助定位嘴边的猎物,增加捕食成功率。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胡须”主要起保护性作用,因为茶色蟆口鸱会进食一些含有毒性的无脊椎动物,这些胡须能避免眼睛和皮肤遭到毒虫叮咬。
还有学者认为,“胡须”其实也是蟆口鸱伪装的一部分,用“胡须”来遮掩一下自己的鸟喙,使得蟆口鸱的长相与猫头鹰有所不同,进而减少遭到其它鸟类的攻击。最后一派观点认为,这个胡须其实没有实际性的用处,而是茶色蟆口鸱用来求偶的特征,就像公鸡的肉垂一样。茶色蟆口鸱是对伴侣极其忠贞的鸟类,会与自己的配偶厮守终身。
两夫妻会完全平分养儿育女的责任,一人值日班,另一人值夜班,这样就能保证起码会有一个家长可以和幼鸟在树干上一起呆着。等幼鸟长到几个月大,就会被父母强制性驱逐离开,然后夫妻俩就又继续过二人世界了。究竟木木讷讷的茶色蟆口鸱是如何求偶谈恋爱的呢?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专家认为,蟆口鸱情侣们有可能是靠彼此的瞳孔收缩来互相表达爱意。居然靠大眼瞪小眼的方式谈念爱,真是有够呆的。
在我经常造访的公园里,住着两对蟆口鸱夫妇,我已经观察它们好几年了。它们都是感情稳定的老夫老妻,虽然都是伉俪情深,但展示出的夫妻情况完全不同。住在沼泽里的那对夫妻,永远是各自站在枝头,相距数米之远。即使有孩子的时候,也是轮流站岗,从来不会出现在同一枝头;而住在树林里的蟆口鸱夫妻却恩恩爱爱,有了孩子后还会一家四口挤在同一树枝上。这么重视感情的鸟,自然也会为了配偶的逝世而悲伤。
专门研究蟆口鸱的鸟类学家Kaplan博士,曾亲眼目睹过让人难以置信的蟆口鸱行为:一只雌性蟆口鸱不幸夜间飞过马路时被车辆撞死,而它的伴侣则一直守护在它旁边,发出呜呜如同哭泣的声音。四天四夜过去,它不吃不喝,最后追随着伴侣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