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界曾一致认为,在100万年前,真猛犸象与哥伦比亚猛犸都尚未出现,唯一在世的只有它们的潜在祖先——草原猛犸。利用古DNA测序,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70万年-120万年前的3份猛犸古DNA。结果显示,最老的、来自120万年前的猛犸DNA属于一个此前未知的猛犸种类。这种猛犸在200万年前就与草原猛犸分道扬镳,形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物种;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克莱斯托夫卡猛犸”。
与此同时,分析表示克莱斯托夫卡猛犸才是在150万年前到达北美大陆的猛犸,生活在冰川时期的哥伦比亚猛犸具有一半克莱斯托夫卡猛犸血统和一半真猛犸象血统。
毅力号火星探测器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下午3:55(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4:55左右),于耶泽罗陨击坑登陆火星。有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有河流流入着陆地点耶泽罗陨击坑,形成了一个早已干涸的三角洲。
着陆过程与“好奇号”类似,到达火星后与巡航平台分离,直接以每秒5.3公里的速度撞击火星大气,在11公里高度打开超音速降落伞,抛隔热罩后,距离地面2公里左右时抛降落伞改用“天空起重机”。全程17分钟左右,而地球发出的信号至少需要11分19秒左右才能到达火星。
昨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称,该国批准了一项新冠病毒人体试验,成为了全球首个批准新冠病毒“人体挑战试验”的国家。
这项人体试验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政府疫苗任务小组等多方共同合作推行,已经通过英国临床试验伦理机构批准,将在1个月内启动。届时,90名18岁至30岁的成年志愿者将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接触新冠病毒,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引发感染所需病毒的最小量、人体对病毒的反应和病毒的传播方式,并将有助于新冠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研发。
据新科学家网站报道,最近美国新墨西哥州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一株病毒样本时发现,英国报告的变种毒株B.1.1.7已经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地的B.1.429产生了重组。病毒重组在冠状病毒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更加危险的病毒株产生。不过,目前研究者只找到了一例重组病毒株的基因组,后续还需要进行更多分析确认该结果。
2月16日,美国基因疗法公司Bluebird bio宣布暂停了一项针对镰状细胞的临床试验,原因是两名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白血病样癌症。公司正在调查是否是其使用的病毒导致了癌症,同时,Bluebird bio还叫停了在欧洲销售使用相同载体治疗血液疾病β地中海贫血的批准疗法。
咖啡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据新发表于《大脑皮层》的研究,研究人员让2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依次服用10天的咖啡因片剂和10天的普通安慰剂,并对比了他们的睡眠质量和脑部灰质体积的变化。研究发现,睡眠深度不受咖啡因影响,但连续使用咖啡因会减少大脑灰质的体积,这种影响对右颞叶内侧和海马体尤为明显。此外,受试对象停止服用咖啡因10天后,灰质会显著再生,这表明咖啡因对灰质的影响是临时的。
截至北京时间2月18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109869477例,死亡病例2428407例。当地时间17日,巴西圣保罗州的布坦坦研究所负责人迪马斯·科瓦斯指出,在经过测试后,发现中国科兴新冠疫苗对于抵抗来自英国和南非的变异新冠病毒有效。科瓦斯透露,布坦坦研究所于17日开始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该接种工作针对整个成年人群体,并测试其是否降低了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