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豚看上去慵懒肥宅,其实肌肉发达蹿得超快

作者: 卢路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1-02-11

本文通过标本制作师的第一视角,详细描述了水豚的解剖过程和特性,揭示了水豚不仅是网红和蠢萌的代表,其肌肉发达、体脂率低、短距离爆发力强的特性。

水豚皮肤较厚,皮下脂肪薄,毛发粗糙,手感比较硬。前肢有四个脚趾,后肢有三个脚趾,每个脚趾之间有皮膜连接。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啮齿目动物,水豚的体型足足比一只成年柯基犬还要大一圈。中国汉语中将猪叫做豚,当你近看水豚的时候,尤其还是一只侧躺着的水豚时,你会感叹前辈给它取名字的时候,用词之精准。虽然体型像头小猪,但从体质看,它可比猪要精壮多了,用手术刀从腹部划开皮肤,还有点韧,并不是那么轻薄。

它的皮下脂肪非常少,几乎是看不到的,跟它野生户口的身份是吻合的,每天吃着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而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能胖的了吗?水豚体脂率非常低,四肢都是强健的红色肌肉,这和它在野生环境下的行为息息相关,它平日临水而居,为的就是躲避天敌,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立刻钻进水中,虽然不能长距离奔跑,但强健的四肢能保证在陆地上的短距离爆发力极强。

解剖到四肢足部的时候,我停下来,注意力集中在了它萌萌的小脚丫上。水豚前肢四个脚趾,后肢三个。脚趾并不尖锐,短短钝钝的,脚底板有一层走路磨出来的脚垫,你可以脑补一下河马的脚丫。如果你在野外看到它们的脚印,压根跟“耗子”这个家族联系不起来,看上去更像鸭子的脚印,原因很简单,它们的趾间是有皮膜的,就是咱们说的“脚蹼”,这个特化当然是为了在水里更加行动自如。

我做过很多兽类标本,有一个感触就是很多兽类皮毛触感极佳,既轻柔又顺滑,哪个都不逊色于“某柔”洗发水的广告。但这位来自南美的小矮胖子,皮毛触感让我大跌眼镜。怎么形容比较贴切呢,摸着水豚的皮毛,仿佛在触摸一块没有褪毛的猪皮……毛发短而稀疏,而且质地非常坚硬,没有任何的美好感受。

水豚头部和背部的部分毛皮,毛发撸起来手感并不好。

不但是我,在南美老家的原住民也这么认为,他们并不会将水豚作为皮毛用途而猎杀,捕杀它们另有别用。俗话说“皮糙肉厚”,现在水豚完全符合皮糙这个特征了,那么肉呢?刚才说了脂肪含量很低,但这个小矮胖子身上的肌肉可不少,是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至少南美土人这么认为,美洲虎这么认为,森蚺也这么认为。因为这个,我还专门细细嗅闻了水豚的肌肉组织,并没有兽类常见的腥臊味。

至于口感,据当地人描述,与牛肉的质感类似,因为纤维比较粗,对于细嚼慢咽的现代人类来说并不是非常适口。个头适中,出肉量大,野外种群数量大这些因素造就了一个让豚悲伤的事实,水豚几乎被南美一半以上的猎食动物青睐,这样行走的罐头谁能不爱?

解剖到最后,来到了头部,露出嘴巴的两颗黄澄澄的“大金牙”再次提醒我,它是个大耗子。其实我们能看到的是两颗上门齿,掰开嘴巴,发现其实是上下四颗门齿,在门齿后面,出现了一个牙齿的断档,没错,门齿后面没有牙了,再向后出现的就是臼齿了。细心的你会发现少了点什么,没错,少了犬齿。这也是啮齿类的一大特征。

全部解剖完,我差点忘了一个灵魂问题,很多网友都在讨论到底,水豚有没有尾巴?这个问题在这我给大家一个权威答案,毕竟是亲手验证过的。从做完的骨骼标本看,水豚肯定是有尾椎的,一共8块尾椎骨,但尾椎退化非常严重,跟其他的啮齿目表亲相比,这个尾巴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所以从外观来看,确实看不到明显的尾巴。如果仔细找,你会在尾巴的位置看到一个非常不显眼的突起,被藏在毛发中,我想这个应该就是水豚退而未化的尾巴。

我一直认为做标本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至少在解剖的过程中,我们能把这种动物看得更“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相信,在切割水豚的过程中,我给大家呈现了除了网红和蠢萌,水豚更有“触感”的一面。

UUID: 512b101b-b14b-43f0-b503-3afe556a5e6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2-11_水豚看上去慵懒肥宅,其实肌肉发达蹿得超快.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