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个领域了解当年的生肖动物,是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唯一的例外发生在龙年,原因之一是对龙的存在拿不出什么生物学证据,二是“龙年”两个字对占人口近半的南方人来说不好发音,所以不想提。今年是牛年。牛是一种真正存在的动物,“牛年”两个字也相对方便发音。所以按照惯例,在这新春佳节初来之际,我们为大家献上热腾腾的牛年冷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下。
“吹牛”是个很年轻的词,历史恐怕还到不了200年。不过,不看“牛”只看“吹”的话,“历史就长得多了。单独一个“吹”可以指“吹嘘”,可它毕竟太单薄,表现不了“使劲吹”。为了有趣地表达“使劲吹嘘”的意思,人们经常给“吹”贴一个的宾语,比如“吹喇叭”“吹法螺”,都是需要费很大力气的,所以也都有“使劲吹嘘”的意思。
比起喇叭、法螺、糖梨,最费劲的还是吹牛皮。传说宰牛后,要在牛腿部的皮上切一个口,拼命往里吹气,吹鼓起来了才好剥皮。黄河中上游有种羊皮筏子,是用吹鼓起来的羊皮做的,据说也有牛皮做的。把牛吹成气球,所需力量可想而知,于是不少方言都有了“吹牛腿”“吹牛皮”“吹牛胯骨”“吹牛腕儿”一类的说法,简称便是“吹牛”。
牛的乳房确实长这样。那个巨大的乳房分为4个区:由一条强健的悬韧带贯穿乳房前后,将乳房分为左右两半;每个半边又被结缔组织分为前后两个乳区。这四个乳区有各自独立的泌乳系统,是独立的功能单位,互不干扰,即使其中的一个由于乳腺炎等原因罢工了,其他几个乳头也能正常生产。所以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你要说牛有1个乳房4个乳头可以,说牛有4个乳房4个乳头也可以。
牛跟人一样,小时候先长小小的白白的乳牙,能根据出了几颗牙判断牛多大了;等到一定年纪,牛的乳牙脱落,长出又大又厚还有点泛黄的永久齿,根据永久齿数量也能判断年龄;长齐了满口永久齿后,牛的牙齿会开始磨损,并随着时间推移,磨损的牙齿越来越多,磨损程度也越来越深,给牛牙留下时间的印痕。
牛属于偶蹄目,意思是它的蹄子瓣是偶数,有2个或者4个脚趾,或者没有脚趾,比如鲸。偶蹄目再往下分,有个牛科。牛科里不止有牛,还有羊、羚羊。牛科再往下,有个牛亚科,这里就能见到我们熟悉的家牛、水牛,还有牦牛。
比利时蓝牛(Belgian Blue)拥有一身吓人的腱子肉,这跟它名字有“比利”没有关系。它的肌抑制素基因发生了突变,肌纤维数量特别多,骨骼肌比普通牛多20%。这个突变看上去很像绿巨人浩克,但它不是现代科技的产物,而是传统方法选育出来的肉牛品种。肌肉太多也有副作用,比利时蓝牛的小牛块头太大,有时要剖腹产。
肌抑制素的基因突变,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有,比如狗、猪、老鼠,1999年在德国出生了一个肌肉发达的小孩,4岁可以拿着3公斤重的哑铃做侧平举。他的肌抑制素基因也有突变。顺便一提,绵羊里也有一个导致肌肉发达的基因突变,叫Callipyge,是希腊文“美臀”的意思,因为突变的羊屁股又大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