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与手机共处一室,你就会变傻?

作者: Shirley

来源: 京师心理大学堂

发布日期: 2021-02-10

研究表明,即使不使用手机,只要手机在同一房间内,就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降低工作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种现象被称为“脑力流失”效应。

与手机相亲相爱了一个学期,转眼寒假将至,学堂君已经想象出同学们在家里为摆脱手机而日日挣扎的情景了。无数次,你姿态端庄,神情严肃地坐在书桌前,把耳机拔掉告别网易云的日推,把微信知乎淘宝微博通通关掉,跟自己说宝宝现在要开始学习了,宝宝不玩手机。半个小时之后……是不是有点饿了要不要点个外卖?今天爸妈不在家……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在下认输”,你改用软件锁屏,强制自己不玩还不行?通过这种方法的确可以适当改善我们沉迷手机的现象,但你以为这样就可以安心学习了吗?

退一步说,不看微信qq不刷微博知乎设为静音不开震动,只是把手机带在身上,你以为手机就不会影响你了吗?

最近一项令人痛心的研究表明,使你变蠢的不是手机的信息,而是手机的存在。也就是说,不管你玩不玩,手机仅仅是跟你待在一个房间,就可以使!你!变!蠢!静音关机就可以了?大误!

残酷的事实是这样被证明的:德克萨斯大学的沃德博士招收五百多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并要求他们完成两个需要高度集中注意的认知能力测验。在两个测验中,参与者的手机被分成三组放置:第一组放在桌子上(室内视线范围内),第二组放包里(室内视线范围外),第三组放室外;与此同时,第一个测验要求半数的参与者将手机调为静音,第二个测验则要求关机。

实验结果显示:两个测验中,把手机放到室外的学生得分更高。也就是说,只要手机跟你同处一室,就会影响你,不管你看不看得见,静不静音,关不关机。事后对这些参与者进行访谈,得分高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自己的好成绩归因于手机在房间外,同样,得分低的参与者也不会觉得自己表现不好是因为手机而分心。但是事实证明,手机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确实悄悄地对人产生了影响。

脑力流失效应即使你没有玩手机,甚至没有去想它,即使它被设为静音,或者关机,或者没电,只要它跟你在一起,它就会吸引你,会在无意识的脑海中一遍一遍大声喊着你的名字,就会降低你的工作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也就是,会拉低你的智商。这就是“脑力流失”效应。本实验的作者,决策心理学家沃德博士解释说:“人们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智能手机被设计出来时,它的理念就包含了无论什么时候,它都能在认知资源中占据优先地位。

”也就是说,只要手机在你身边,你脑海中就会先想着它。(是不是觉得被套路很多年……)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带来的碎片化信息到底对人的认知能力有什么负面影响,这个话题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但是痛心的事实告诉我们,手机的存在本身就会降低我们的认知能力。为什么不玩手机,也会降低我们的认知能力呢?沃德博士说:“虽然你的意识不在手机上,但是要求自己不要为之分心的过程,实实在在占用了你的认知资源。”也就是说,保持不分心这件事本身让你分了心。

“手机放你那,我去看会文献”——自救之路如果你觉得“没有手机我这日子就没法过了”,那么“脑力流失”效应可能对你的影响最大。其实仔细一想也很正常,道理等同于给节食的人嘴边放一块德芙,给戒烟者手边放一包软中华,那你可能会问,我们到底还有救吗?——当然有啦!——把手机拿出房间就好啦!

说起来容易,实际上……那么可爱的学堂君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寒假在家时亲测可行的小建议:设置好每天要完成的待办事项,在开玩手机前,扫一扫自己还有哪些任务没完成;关注 APP 使用时长,尽量控制低质量的手机使用时间;如果你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可以选择出去找地方自习,将手机留在家里或上交给爹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有办法自救的!嗯!

“学堂君带着手机到处走会变笨,但不带手机你会不会因为没法儿看时间而焦虑?会不会因为没法儿付钱而懊悔?会不会因为不能听歌没法儿专心而心烦?以上等等都是手机依赖症,但现代生活可能真的无法避免这种症状。学堂君还是提议大家使用一些提高注意集中方法,方法网上有很多,作用情况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时间会减慢你的变蠢速度哟。❛‿˂̵✧

UUID: ccb9b1a5-2bd1-4fd9-9563-54a95fb8cd8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2-10_只要与手机共处一室,你就会变傻?“脑力流失”效应.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