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是“过气水果”系列第三弹,我们来介绍一种很少用来吃,一般用来喝的水果——当然,现在也不大有人喝了。在我上学的90年代,如果嗓子疼,声音哑,但又没啥大事不用去医院的话,妈妈通常会泡一杯水,里面通常有胖大海、麦冬、金银花、木蝴蝶之类,还会有今天的主角:罗汉果。
罗汉果虽然叫“果儿”,但它和猕猴桃、百香果这种果子都毫无关系,而是葫芦科的一份子。也就是说,它和西瓜、南瓜、黄瓜之类是亲戚,它也是个瓜,一个薄皮大厚瓤的瓜。那它为啥叫罗汉果呢?莫不是因为长得像个光头?其实它名字的来源也挺怪的,清道光十年(1830年)的《修仁县志》记载:“罗汉果……其果每生必十八颗相连,因以为名”。
罗汉果的分布很狭窄,只有广西、贵州、江西、湖南和广东有,最主要在广西。在古代,这几个省都比较边陲,是“荒蛮之地”,人少记录少。罗汉果又不能当饭菜吃,所以基本没引起过重视,靠谱的文字记录最早就是上面那本了,离现在还不到两百年。
在传统医学中,罗汉果被用来清热润燥,嗓子疼声音哑就用它泡水。当然了,你能清热,又长在两广,自然是跑不了被做成凉茶了。事实上不光凉茶,两广人还用它炖雪梨、炖兔子、炖猪蹄,反正炖汤的时候经常扔半个罗汉果进去。
罗汉果是甜,而且很甜,不过它的甜并不来自于常见的果糖,而是它含有的一些特殊物质。罗汉果富含三萜类成分,科学家就给它们起名叫“罗汉果甜苷”。
这些甜苷中最甜的一种,比蔗糖甜560倍,就算平均也是300倍左右,和糖精差的不多。这些东西虽然甜,但并不属于糖,既不会长胖也不会升糖,因此作为甜味剂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近年有些研究还表明,罗汉果苷能提高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就是说有望改善糖尿病。
最近几年,又有研究发现罗汉果中含有比例不低的角鲨烯。这个玩意是干嘛的我就不废话了,可以百度。总之说不定以后小姐姐桌上的小这瓶小那瓶里也都有罗汉果了,那它就更得身价百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