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贴春联?春联都是红色的吗?

作者: 又冉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21-02-08

春联起源于桃符,明代时改称春联,朱元璋提倡后成为习俗。春联最初用红纸书写,后因满族习俗,紫禁城曾有白色春联,但最终受汉族文化影响,改为红色。

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后来,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时,桃符才改称“春联”。明朝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还亲自题春联。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明朝初年,一直流行的桃符不再用桃板,而是改用红纸书写吉祥的联句,这便是春联。那么,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庆贺开国盛典,在除夕时传旨,要求家家户户门上必须贴春联。第二天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满眼都是春联,非常高兴。当他发现一个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就没贴春联时,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自此之后,贴春联的习俗被传承了下来。

贴福字,贴春联,红红火火过大年。我们现在见到的福字和春联都是红色的,也烘托了喜庆的年节气氛;但是紫禁城里的春联在一段时期内却是白色的。为什么贴白色春联呢?这就要从满族的习俗说起了。满族崇尚白色,清军入关后,也保留了这一习俗,早期的春联多以白色纸绢书写。其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开始书写红色的春联。从乾隆时期《岁朝图》中可以发现,当时紫禁城内宫殿各处张贴的春联都是红色。

UUID: a30cbb0f-9f5d-40cb-82f6-038bb57c319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2-08_为何贴春联?春联都是红色的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