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仍然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就在世界癌症日的前一天(2月3日),曾演唱过《送你一朵小红花》、《大王叫我来巡山》等歌曲的音乐人赵英俊在北京病逝,终年43岁。据知情人士透露,赵英俊是因长期熬夜患的肝癌而去世,不到一周,病情已经急剧恶化。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可影响人体的几乎任何部分。
作为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类疾病。很多人会认为,癌症距离自己很远。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安德烈·伊尔巴维2月2日表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其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三大癌症,2020年全球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更加触目惊心的是,每年全球约40万儿童确诊癌症。
现阶段,全球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在中国,新发病例数达457万。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加剧,癌症年轻化趋势也愈加明显。2019年公布的《中国中青年防癌科普报告》曾提到,20岁-39岁群体患癌人数有所上升,并且15-39岁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高50%。在诸多导致癌症及相关死亡的因素中,熬夜无疑是重要的推手。
2020年10月《科学进展》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曾提到,昼夜节律失调会改变肿瘤细胞周围的微环境,使其对肿瘤的生长更有利,也阻碍了人体的自然免疫防御。2021年1月,Science带来的一篇综述文章在总结了有关生物钟紊乱和对癌症的易感性以及影响癌症化疗疗效的生物钟变化的现有证据后,提出生物钟的破坏会促进癌症以及根据生物钟选择治疗时间会影响癌症治疗疗效。然而现实却是,熬夜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常态。
根据《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2019年我国居民平均入睡时间已经推迟到23:55,80%的中国人都有晚睡的习惯,其中近乎一半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目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防治癌症的最有效方法。总体而言,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及早诊断、治疗,则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治疗可使剩余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生存时间得到延长。
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人们去发现,希望我们都能有充足的时间,享受当下,拥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