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挑战:30天、奖金10万,这事你干不了

作者: 史睿智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1-02-04

禁闭挑战是一种长期的感觉剥夺实验,参与者需要在密闭环境中度过30天,成功者可获得高额奖金。然而,这种挑战对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有极大危害,已被互联网平台叫停。

有这样一个挑战,把你关在密闭房间里30天,如果你能坚持到最后一秒,就可以获得5万~1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你愿意参加吗?当然,挑战还有很多附加条件。挑战期间不允许携带电子设备,所以你别想通过刷手机或玩游戏等来打发时间。但可以带2~3样其他个人物品,比如一本书、一个魔方。在这个密闭空间里,没有窗户和钟表,所以你看不到昼夜变化也没有时间概念。食物供应可能不定时,以免你通过送餐来反推时间。

房间里有卫生间,你可以洗漱但不能洗澡。如果挑战失败,须按天支付200元/天的挑战费用。

对于这样的挑战,很多人都觉得易如反掌,以至于某音上相关挑战视频下的评论曾超过2.5万。很多人跃跃欲试,觉得这就是现实版的躺赢。但实际上,在被叫停之前,并没有挑战成功的报道。其实早在2017年,英国第五台(channel 5)就出品了一档类似的电视节目——《孤独:反社会实验》。节目一共有三位志愿者。

在一个空旷的仓库里,节目组为每位志愿者准备了一个隔音很好的集装箱,并让他们在这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呆5天5夜。每个人可以携带除乐器、书、电子产品以外的3件个人物品。如果坚持不下去了或者有紧急情况,志愿者可以按动屋内的警铃,提前离开。节目组还邀请了一名心理学家坐镇,负责分析志愿者们的精神状态并保障他们的安全。

所谓的禁闭挑战,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是指人为地剥夺生物体的某些或全部感觉能力,将外界刺激降到最低。人的感觉多种多样,外界任何一种刺激作用到人身上,都可能引发“感觉”。但这些感觉也都可以被剥夺——简单的设备可以切断视觉,如眼罩、头罩;更复杂的方法可以切断触觉、味觉、热感和重力感等,比如通过悬挂来剥夺人的重力感、通过限制饮食种类来剥夺味觉。研究发现,短期的感觉剥夺对人体可能有益。

比如在感觉剥夺的最初60~90分钟内,人的反应通常是放松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参数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变化,甚至达到“最佳觉醒水平”(optimal level of arousal)。最佳觉醒水平是指,当外界刺激保持在某个水平时,人的身体机能、学习能力或暂时的幸福感都是最大化的。

长时间的感觉剥夺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尤其是加入过多不适当的人为干预因素后。

1954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索了过度的感觉剥夺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研究者们在当地以20美元/天的报酬招募大学生,最终22名男大学生成为了被试。实验过程中除了吃饭和上厕所,被试者被要求每天尽可能躺在床上,与此同时他们上半身裹得像宇航员——胳膊戴着厚套袖,双手戴着棉手套,以此剥夺重力感和触觉。

屋里的日光灯一直开着,被试者戴着半透明的塑料眼罩,这种眼罩类似磨砂玻璃,能确保被试者看不清具体影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剥夺视觉。不仅如此,床旁边的空调等还会一直发出单调的嗡嗡声,这样做是为了剥夺被试者的听觉。

长时间的感觉剥夺下,个体可能出现各种病理心理现象,因此它也曾被视为一种酷刑。比如,北约的一些武装部队曾把它作为惩罚囚犯的手段。

常见的方法有剥夺方向感和视觉的面罩法(将一个深色袋子套在被拘留者的头上,只在审讯时摘下)、剥夺听觉的噪声征服法(将被拘留者关在有连续噪音的房间里)等。再比如,位于美国加州的鹈鹕湾监狱(PBSP),被称为世界上“最残忍的监狱”,专门收押重刑犯。之所以残忍,原因之一在于这所监狱的牢房只有四面水泥墙,犯人需要每天22.5小时呆在里面,他们无聊到都要发疯了,恨不得法官直接判自己死刑。

这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感觉剥夺——因为人为地减少了可能的外界刺激,无形中降低了人能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

因为禁闭挑战的反人性,互联网平台上的这类实验已于去年年底被叫停。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基因里恐怕已经适应了应对外界刺激,这也是人类能在复杂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必不可少的能力。

UUID: 28762453-d623-4103-97a2-f61e2685439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1/2021-02-04_禁闭挑战30天、奖金10万,这事你干不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