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朵流氓花,喷了小鸟一脸

作者: 史军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1-02-03

本文介绍了鹤望兰的命名由来、结构特性、与动物的互动关系及其在迁地保护中的重要性。鹤望兰的花朵结构精巧,通过与南非织雀的互动完成传粉,这种特化的传粉系统对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文章还提到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黄喉地莺代替南非织雀进行传粉的现象,这对于植物迁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人类是个特别有想象力的物种,长于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而这世界上最常见、生物量最大的植物就成了建立联系的核心群体。这些联系不仅仅体现在形态上、用途上,更是在相关的命名和寓意上。从中国婚床上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到圣餐中的葡萄酒和面包,莫不如此。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的鹤望兰,就是这样一种植物。

鹤望兰的拉丁学名跟它们的形状和产地都没有关系,大概是探险家为了给英王乔治三世拍马屁而取的。鹤望兰的拉丁属名Strelitzia,就来自于他的皇后夏洛特之名。这种植物在1773年由英国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爵士引入英国皇家植物园之后,奇异的花朵就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并从此开始了巡游世界的探索之旅。

世界上现存的4种鹤望兰,个头和花朵颜色各有不同,但是它们花朵的基本形态是一致的。那个像鸟头一样的结构其实并不是一朵单独的花,鸟嘴模样的绿色部位是花序总苞,它负责保护所有幼嫩花朵的安全;蓝色鸟眼睛模样的东西才是鹤望兰的花瓣;至于说那明黄色的漂亮头冠,则是没有脱落的花萼。这些特殊的结构,其实是鹤望兰适应动物的特殊结构。

鹤望兰的结构非常精巧。相信很多朋友第一眼看到鹤望兰花序的时候都会想,这些怪模怪样的花朵是不是跟鸟有关系?吸引鸟类不假,但吸引的并不是鹤,这些花朵吸引的是一种叫南非织雀的小鸟,听名字就知道这些小鸟的特殊技能是擅长在树上编织出鸟巢。不过鹤望兰跟这些小鸟的建筑工作并没有直接联系,花朵其实是这些小鸟的食堂。

更有意思的是,释放花粉的部位和存放花粉的部位配合的简直天衣无缝。让来吃蜜的南非织雀根本不用挪动身体,就可以享受这顿花蜜大餐。其实,这是一种避免自花授粉的有效机制。如果织布雀在花上扭来扭去,被压出来的花粉就有可能碰到这朵花的柱头,产生不必要的自花授粉,不仅可能降低种子质量,还有可能浪费花粉和胚珠。

如此奇特的传粉行为,虽然保证了鹤望兰花粉和胚珠的高效使用,但这也同时带来了一个大麻烦——特化传粉系统需要特定的花朵和传粉动物之间的配合。如果植物搬了家,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丧失了传粉动物,就不会产生种子了。中国种植的旅人蕉之所以不会结果,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为旅人蕉传播花粉的动物。

就在不久之前,科学家观察到,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竟然有大片的鹤望兰结出了果实,有些结果率甚至超过了80%。通过观察发现,黄喉地莺可以帮助鹤望兰传播花粉,这种小鸟完全承担起了南非织雀的工作。它们在鹤望兰花朵上的行为与南非织雀如出一辙。这个发现对于植物迁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小小的鹤望兰,承载的却是大故事,不仅仅是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也是与人类之间的故事,更是与自然界的故事。至于这个故事如何续写,还要看人类对自然的理解程度了。

UUID: 645efcd0-9183-4cc0-b705-304880cfce6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2-03_这朵流氓花,喷了小鸟一脸.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