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去年介绍过丑出特色丑出风格的小丑蛙。如果它丑到你了,我在这里替它给你道歉。今天我们转变画风,给大家洗洗眼睛,认识一下两栖动物里最好看的那一类,这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主角——染色箭毒蛙。和其他箭毒蛙一样,染色箭毒蛙体型小巧,身体的底色从薄荷绿一直到森林绿、祖母绿,甚至到钴蓝色和黄色都有,底色上点缀着大大小小棕色到黑色的斑点。如此绚烂美丽的外表,时时刻刻都在昭告世界:我。有。毒。
染色箭毒蛙生活在热带雨林之中,从尼加拉瓜一直到哥斯达黎加都有分布。有趣的是,它在好几千公里外夏威夷群岛中的欧胡岛上也有分布,不过这纯粹只是人为的——该地为了控制蚊子数量,才在1932年引入了染色箭毒蛙。后来,在夏威夷群岛的茂宜岛上也发现了它的身影。箭毒蛙之所以叫箭毒蛙,是因为当地土著会利用其身上的毒液来制作毒箭。但箭毒蛙个头儿那么小,又总是藏在树叶间,土著们是如何找到它们并收集毒液的呢?
印第安人会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先把蛙引出来——模仿箭毒蛙的叫声。他们吹口哨,发出“fiu-fiu-fiu”的声音,同时用手指拍自己的脸颊——这是个非常高超的口技。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总有蛙会回应他们。于是,他们就能定位到箭毒蛙了。虽然箭毒蛙的毒液毒性极强,但研究者发现,如果一只箭毒蛙一辈子不吃有毒的食物,那它就是无毒的。箭毒蛙并不会自己合成毒素,比如生物碱。
它们从食物中获取含毒的物质——蚂蚁、甲虫、马陆都是很好的毒素来源。毒素储存在箭毒蛙皮肤上的毒腺中,需要的时候才释放出来。不同的生物碱有不同的毒性,已报道的800多种箭毒蛙生物碱中,Batrachotoxin算是毒性最强的。它是甾体类化合物,有极强的心脏和神经毒活性,可以通过阻断神经和肌肉的钠离子通道,使得心脏和神经不再运转。一个体重为70KG的成年男子,仅0.14g毒素就能要了他的命。
那么问题就来了,只有几克重的箭毒蛙,如何避免自己被毒素毒死呢?下面,我们用一些简单的初中生物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Batrachotoxin会作用在钠离子通道上,而箭毒蛙的钠离子通道基因上天冬氨酸密码子AAC突变成了ACC,成为了苏氨酸,而这一突变直接导致了Batrachotoxin不能和钠离子通道结合。综上所述,毒液不会对箭毒蛙自身造成损害,也就不会出现“自己杀自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