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离职率高?研究者开发“HR算法”,迅速锁定最佳替代者,还能预测离职可能。不管是团队leader还是一线员工,听到同事离职的消息都会感到困扰。这意味着每一个现有成员都要共同承担“工作断层”带来的问题,而临近年底,能够尽快找到能力匹配并且性格合适的“替补队员”,也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对于一个研究型机构,研究成员的离职更加让人头大。
相比于一般公司团队较为完整的招聘生态,研究机构对于替代型员工的需求更高,因此招聘也就更加艰难。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HR模型”,不仅可以帮忙锁定具有合适技能的替代人,而且还可以定位团队内部的社会纽带,找到最容易离职的那些人,提前做好准备。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工程、IT和物理科学系副教授Feng Xia是该研究的共同作者。
在接受相关采访时他指出,学术合作中的每个成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团队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研究人员说,他们的模型尤其适合计算机相关的团队,“在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学术团队时,模型表现优于现有方法。”该研究已在12月8日发表于IEEE Intelligent Systems。频繁的离职率一直是困扰大小团队的棘手问题。
而合作越是紧密的团队,每一个成员的不可替代性越高,有人离开的成本就越高,找到合适的替代者也就更加艰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的研究小组最近提出了应对模型。该模型首先可以检测有可能离职成员的可能性。检测每位成员离职可能性只是第一步,为了最小化成员离开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以找到可以替代离群成员的合适候选人。
研究测试结果显示,这个模型能够找到合适的替代者,并且在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学术团队时,所提出的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并且优于现有方法。研究人员使用两个大型数据集来开发和测试他们的模型。他们使用CiteSeerX数据集探索了15,681位学者之间的42,999个协作关系,该数据集数据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研究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训练,模型最终在测试中可以有效地找到团队的合格替代成员。
研究小组还建立了完整的团队数据集和独立的团队优化在线系统,以帮助组成研究团队。他们称之后会在GitHub等平台上将这个模型开源,以帮助更多团队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