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研究杂志》发布编辑声明称,期刊受到了有组织的恶意攻击:骗子先是冒充知名学者提议策划一份特刊,然后通过投稿渠道大量投递劣质论文和编造的评审意见。当期刊编辑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收到了80篇可疑论文,其中19篇已发表。
近期,《纳米粒子研究杂志》发布编辑声明称,期刊受到了“有组织的编辑网络”的恶意攻击:骗子黑进系统,投递了80篇伪造同行评审意见的论文。当期刊发现的时候,其中19篇已经发表。声明中没有公布这些论文和作者的信息。
伪造同行评审一直是导致撤稿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学术期刊不断更新系统,以加强对作者和审稿人身份信息的审核,“论文黑产”的欺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纳米粒子研究杂志》声明称,出版方已经采取新的措施来防范这类骗局,并希望通过公布这次事件,为科学出版同行提供经验教训。
据编辑声明,《纳米粒子研究杂志》在2019年9月收到一份提案,建议出版特刊《纳米技术和物联网在医疗中的角色》。声明称,这份提案写得很好,并附上了一个很长的名单,列出了可能愿意投稿的学者,以及他们的单位信息和邮箱地址;提案署名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三位资深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单位是德国和英国的声誉良好的机构。
期刊执行编辑、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化学家Nicola Pinna回忆,他特意检查了邮件的页眉,认为它确实由大学邮箱发出,并且注意到其中一所大学最近将邮箱服务迁到了Gmail。因此,期刊接受了这份提案,在编辑管理系统中创建了特刊,开放了投稿通道。
几个月后,期刊编辑部就收到了许多投稿。编辑一开始为这样的热烈反响感到很高兴,但仔细阅读后,他们很快发现这些论文粗制滥造,其中一些甚至和特刊主题无关。与此同时,期刊出版方施普林格·自然内部的学术诚信小组对编辑发出警告,提醒他们发现了可疑的活动和邮件。期刊编辑“立即行动”,但此时他们已经收到80份投稿,其中19篇已经发表。
期刊内部调查发现,这三位知名学者本人和提案没有任何关联,是诈骗团伙冒用了他们的身份和邮箱地址发送提案,并操纵了同行评审过程。具体而言,在2019年8月,骗子购买了和这些大学邮箱域名十分相似的域名,比如把邮箱后缀中的“univ”换成“uni”,“-ac.uk”换成“.ac.uk”。服务器地址也和这些研究机构实际使用的服务器不同。
当期刊着手调查的时候,这些邮箱许多已经过期。Pinna告诉“化学世界”网站:“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些邮箱联络投稿作者,他们已经不存在了。”丹麦奥胡斯大学的Serge Horbach是学术诚信和同行评审方面的专家,他评论称:“我听说过一些其他的案例,骗子有组织地干扰期刊的出版程序,制造虚假同行评审报告,导致大规模撤稿。”但他表示这种有组织的攻击目前仍然十分罕见。
伪造同行评审的问题由来已久,并且曝光之后常常波及大量的论文。2012年,韩国学者文亨尹因为伪造同行评审,被一次性撤稿28篇。2014年,中国台湾学者陈震远被发现大量伪造同行评审意见,涉及伪造130个邮箱账号,发表60篇相互引用的论文。
识别冒牌审稿人一直是期刊编辑和作者、和论文作坊之间的“猫鼠游戏”。
《自然》新闻栏目2014年的一篇文章列出了可疑同行评审的几个特征:作者请求回避某些审稿人,然后提供一份名单,列出了这个领域几乎所有的专家;作者推荐了一些很难通过网络联系上的审稿人;对于推荐的审稿人,作者提供了他们的Gmail邮箱、雅虎邮箱或其他免费邮箱,而不是他们所在学术机构的邮箱;审稿人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作出反馈,并且给予高度评价;连3号审稿人都给论文点赞。
这篇文章还讨论了期刊稿件管理系统的改进方案。一种措施就是使用科研人员与投稿身份识别码(ORCID),这个系统能够追溯研究者的论文发表和工作变动情况,理论上有助于避免伪造身份。但是,“一个技术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系统,同时也更有可能被利用,”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计算机安全专家Bruce Schneier说,“对于社会问题,几乎从来没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Schneier的担忧已经应验。2020年2月,学术打假名人Elisabeth Bik团队报告发现了超过400篇出自“论文作坊”的论文。其中一些论文作者使用了虚假的ORCID账号,还有同一作者有多个ORCID账号的情况出现,这表明“论文作坊”会帮助顾客注册一次性的邮箱和ORCID账号。
目前仍不明确是哪些学者或什么组织策划了这次事件。期刊声明中没有公布这些论文和作者的信息,目前撤稿观察数据库中该期刊只有两次撤稿记录(分别发生在2013年和2017年,显然与近期事件无关)。科研圈将持续关注调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