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小松鼠吃坚果都十分治愈,自己也情不自禁想去买点屯起来。但是,坚果也太贵了吧!就单拿松子来说吧,身为“国货”,价格却差点比进口坚果还高!反正我买松子从来就没按斤买过,一袋100g的松子打折后也得二三十块钱。去年秋天,我们编辑部前往长白山,亲眼见证了松子的采收过程,我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这么贵。
松子:不是采,是打。8月末,长白山下暑热未消,玉米地“青纱帐”绵延,向日葵已结出乌黑的种子。
而葵花子的成熟,意味着该摘松子了,按照本地人的说法是“打塔”。松塔只长在树梢,打塔人要爬到树冠高处,用长竿把它们勾下来。打塔竿约5米长,顶部绑有铁钩,可以挂在树枝上、腾出手来爬树。这位师傅艺高人胆大,直接爬到树顶,徒手摘完这棵树上的松塔后,又用长竿打落周遭树上的塔。打塔人的脚上还有玄机:他们腿上绑着一副简单的铁制工具,L形的铁条紧贴腿部,底部内侧有一根铁刺。“这是‘脚扎子’!
”别看脚扎子的铁刺只有一寸长,只要找准角度扎进树干,就能制造牢固的着力点。被扎破的树干会流出松脂保护伤口,但不影响生长。
打完了松塔,只能由人背出去,有时甚至需要打塔人背着松塔翻山,因为松林往往都在深山里,走不了车。打下的松塔装袋后,要由人背出山林。青松塔单个近1斤重,一麻袋装满是100斤。然而这重量,在脱粒后就会报销大半。每个百斤重的麻袋,最后只会变成大约15斤带壳松子,再去壳就是4斤松仁。
这回你知道松子为什么这么贵了吧,真是粒粒皆辛苦啊。你可能会问了,我们身边不是有好多松树吗,也有松子啊,何必费这么大劲?其实啊,虽然多数松科植物都能结松塔,但绿化带的油松等结出的松塔种子细小,大多不能吃。
八月底打下来的松塔全是绿的,鳞片断口湿润多汁。打塔人说,每年打塔季节前期的塔都是这样,水分充足、分量重,后期打的则轻微脱水,比较轻,但里面松仁会更饱满。
打塔打的都是未完全成熟的青松塔,水分充足,拿在手里,有点像菠萝。如果一直不打,松塔最终也会“瓜熟蒂落”。既然如此,何必冒险爬树,提前打塔呢?原来是要抢在小动物前头。松塔未完全成熟时,结结实实长在树梢,鳞片紧紧包着种子,小动物很难剥开它。而等到成熟,鳞片张开,那时人可抢不过松鼠和鸟。
虽然人和松鼠都在抢松子,但其实长白山天然林里的绝大多数红松是松鼠“种”的。红松种子大而结实,凭自然坠落,传播不了多远。而松鼠总是大量收集松子,一次将三五粒塞进颊囊,再埋藏到隐蔽处,作为越冬粮。如果当年松子丰收,松鼠囤粮多,冬天大雪一盖,总有一些“粮仓”被遗忘,过两年,松子就自然发芽了。在山里,只要看见三五株松树苗扎堆长,就是松鼠的杰作。这也是红松千万年来固定的繁衍模式。
现在人类拿走了大部分松塔,所以近年长白山里几乎见不到自然萌发的红松幼树了,如今红松的种群数量只能靠人工林填补。然而人工林容易爆发虫害,如果能减少对自然的干预,让天然林自然繁衍就更好了。但打塔是要冒生命危险的事,谁不想收获多点?而且这几年山上的树木已全面禁伐,红松更是重点保护对象。松子对承包者来说不是“外快”,而是生计所在。
所以,这简直是个死结:打塔,小动物会饿肚子,红松也难以自然繁衍;不打塔,饿肚子的就是人。
最理想的,当然是像其他果树一样,培育出结果量大、树形矮化的红松,然后专门栽种。但红松的寿命极长,人工栽植的至少要80年才算“成年”,天然林则需两倍于此的时间。建国后的几十年,红松的良种选育才到1.5代。想培育“果用红松”,还需要好几代人漫长的努力。现在,人们已经研究了一些嫁接红松的技术,虽然目前还不普及,但这确实是一线曙光。希望以后人们能在果园里轻松地采松子,小松鼠也能快快乐乐地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