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评论泛滥:点评网站的筛查算法真的有效吗?

作者: 王晴宜

来源: 人工智能和行为经济学

发布日期: 2021-01-28

本文探讨了点评网站上虚假评论泛滥的问题,分析了筛查算法的效果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动机,提出了减少欺诈的建议。

假到尴尬的好评、恶评泛滥,平台的筛查算法真的在发挥作用吗?周五的晚上,结束了一周的学习和工作,你打开一家消费点评网站,从里面选出了一家高分餐厅,和朋友迫不及待地准备去饱餐一顿。然而,所谓的高分餐厅却让你大跌眼镜,望着盘子里不合胃口的菜肴,你不禁有了这样的疑问:“这家餐厅是不是雇了水军来刷好评啊?

”我们常常期待自己在点评网站上看到的是客观公正的评价,然而事实上,这类网站上的点评与大家实际到访后的感受并不常常一致。商家的亲朋好友、竞争对手或是从前的雇员发送的评论往往不够客观,有时商家也会引导顾客给好评。除此之外,有研究者发现,大家在获得了特别好或特别不好的使用体验后,更可能进行评价。互联网“水军”的出现也使得这类平台上的评价更加分散。

例如在满分为5星的评分系统中,虚假的评论更可能集中于较极端的1星或5星,而非中间档次。

在众包平台中,如何在商业竞争中维护信息的质量,向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点评网站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并且采取了相应的筛查机制,利用算法筛查出潜在的虚假评论,并在商家主页中屏蔽这些评论,以减少其带来的影响。本文作者利用全美最大的点评网站Yelp上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对平台使用的欺诈检测算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并探究了这些虚假评价出现背后的经济学动机。

总体而言,Yelp平台需要对虚假评论的筛查机制,且现有的算法也起到了较好的筛查效果。就虚假评论的内容而言,虚假好评的出现更多地是出于提升商家声誉的考虑,而虚假差评的出现则可能主要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这种打响自家知名度,并甩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需求,造成了虚假评论的屡禁不止。同时,真正的成功者很少在意虚假评论带来的收益,而仍然挣扎在成功路上的商家才更可能“不择手段”地出人头地。

首先,欺诈检测算法能够较好地识别虚假评论,这使平台设计者可以消除虚假评论,并可能进行惩罚。这种做法成本较低,但是,算法似乎缺乏透明度,并且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噪声。其次,平台设计者可以进行验证,只允许确实消费过的评论者留下评论。尽管这可以减少虚假评论的出现,但减少合规内容的数量可能是其导致的意外结果。

此外,平台设计者可以像文中描述的那样实施整治手段,但是这种方式成本很高,并且只能在企业购买而非自己撰写虚假评论的情况下完成。最后,也许平台可以考虑利用行为经济学来减少欺诈。例如,如果商家从一开始并不将这样的欺诈行为视为道德决策,那么平台可以在每次有人评论时,着重标出评论涉及的道德因素,从而推动评论者更客观地作出评价。

UUID: b06bd040-1443-49ae-8e45-c2a393dc8f1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学术头条公众号-pdf2txt/学术头条2021年/2021-01-28_“假到尴尬”的好评、恶评泛滥,平台的筛查算法真的在发挥作用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