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俗称的“大眼鲷”鱼(也称为大眼鸡、红目连等),泛指的是鲈形目下大眼鲷科的一些鱼类。大眼鲷们在世界范围内共有18个同科兄弟,都具有“大眼睛”的特征。大眼鲷们多栖息于海底的岩礁地区,具有夜行性的特点,在夜间会移动到海洋的中上层进行觅食。少数种类则特立独行,生息在公海或深海中。我国常见的南海的短尾大眼鲷,具有鳍条上带黄色斑点的特征。
大眼鲷家的肉食性成员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鱼类。
世界范围内,大眼鲷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热带到亚热带海域,少部分品种存在于大西洋海域。在我国,大眼鲷主要分布在东海及南海,其中以短尾大眼鲷和长尾大眼鲷两种经济物种最为常见。肉食性的大眼鲷,长着一副斜向上的大嘴,其中密布细小的牙齿,它们很不挑食,从底栖的甲壳类到头足类、鱼类均属于其常见的捕食对象。在我国近海捕捞中,大眼鲷的捕获个体体长多在15~25厘米之间,是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
除去个别大眼鲷种类以银色、棕或黑色为体表主色调外,绝大多数的大眼鲷拥有一身讨喜的半红甚至全红的外衣,出水后也不会轻易褪去这层漂亮的衣裳。为什么大眼鲷是红色的?这是源于其体表皮肤中的色素细胞。鱼体表的色素细胞含有红色素、黑色素、叶黄素等不同色素,这些色素的叠加产生出我们所见到一部分鱼类颜色。但鱼体不同部位颜色的形成,也并不都是由于色素沉积。
大眼鲷的虹膜上还具有含高浓度视紫质(用于暗环境增强视觉)的感光细胞。如此用心在视觉上,只为了在海洋底层能更好地看清一切,更好地适应海底微弱光的环境。区别于人类等具有瞳孔用来控制进入眼底光线的多少。生活于海底的大眼鲷长期只活跃在微弱光线环境,哪怕由于觅食等进入海洋的中上层也只是在夜间,因此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失去了控制光线进入量的瞳孔构造。
品尝或处理过大眼鲷的人,定会对其鳞片有深刻的印象。大眼鲷的鳞片十分特殊,粗糙、细小、黏连在一起,在烹饪的时候不需要对其进行传统的刮鳞操作。一是因为传统刮鳞的手法对付细小的大眼鲷鳞片很困难,二是煮熟的大眼鲷可以整片揭去鳞片,省时省力。大眼鲷拥有的这种鳞片称为“栉鳞”,这类鳞片不易脱落,且鳞片边缘密布非常小的细齿(因而摸起来粗糙)。
大眼鲷可谓是南方沿海人们的日常美味菜肴。一身红银搭配的外衣脱去后,内部是纯白少刺的肉质。大眼鲷肉偏硬实、骨刺少、肉有嚼劲,深得人们的喜爱。我国近海常见的捕获品种虽分为短尾和长尾大眼鲷,但无论哪种都能采用蒸、煮、红烧等烹饪方法,来享受大眼鲷的美味。美味的大眼鲷也被潮汕一带的人们用来制作鱼饭,虽是冷食,却能最大限度保持鱼的鲜甜。煮熟的大眼鲷只需稍动筷子,便可将整片鳞片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