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校长对华人学者陈刚被捕表示沮丧

作者: 王一苇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21-01-15

MIT机械工程系前主任陈刚因未披露与中国联系而被捕,面临三项刑事诉讼罪名。MIT校长对此表示惊讶和沮丧。陈刚的研究和学术贡献广泛,但此次事件引发了对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担忧。

华人科学家陈刚最近被诉三项罪名。1月14日,特朗普政府以未披露与中国联系为由逮捕了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前主任陈刚。对此,MIT校长拉斐尔·赖夫(L. Rafael Reif)在一封发给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邮件中表示“惊讶、非常沮丧且难以理解”。赖夫的邮件还包含了一个MIT的声明,其中写道:“陈教授是一位在科研界长期服务、广受尊重的成员,这也使得政府对其的指控更加令人沮丧。

”美国国土安全局调查员在1月13日提交的刑事起诉书显示,陈刚面临三项刑事诉讼罪名,分别为“电汇欺诈”(wire fraud),即未向美国能源部披露从中国的多个机构获得的合同、任命和奖项;“未能提交外国银行和金融帐户报告”和“向美国政府机构做出虚假陈述”。56岁的陈刚是MIT机械工程系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他以打破“黑体辐射定律”的研究闻名学界。

2013年至2018年,他曾任MIT机械工程系系主任。陈刚是湖北人,在中国出生和长大,并于1989年赴美读博,2000年成为美国公民。据刑事起诉书,陈刚于2020年1月22日从中国回到美国时,曾在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遭海关人员短暂扣留,期间被收走身上的一部苹果手机、一部华为手机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

由于文件大部分是中文内容且陈刚拒绝提供笔记本电脑的密码,海关和美国国土安全局调查人员扣留其设备达60天,3月18日结束调查。根据马萨诸塞州检察官办公室1月14日的新闻通报,如果“电汇欺诈”罪名成立,陈刚或将面临最高达20年的监禁,3年的监视居住和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如果提交错误报告和未提交海外账户的罪名成立,各意味着最高5年的监禁,3年的监视居住和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

据可靠来源的消息,在盘问6小时、笔录25页后,陈刚当天获保释。据路透社报道,陈刚的律师罗伯特·费舍(Robert Fisher)表示,陈刚“热爱美国,将积极地进行抗诉”。马萨诸塞州检察官办公室的新闻通报称,陈刚自2012年以来在中国承担多项任命,有时直接向政府官员汇报,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专业建议。

刑事起诉书称,陈刚在中国纽约领事馆的要求下担任了中国政府的“海外专家”,并是至少两个中国人才计划的成员,其中一个为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优才计划”。此外,他自2015年开始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审专家,但“从未在向美国能源部,甚至他的雇主MIT申请经费时披露这一点”。

其有五项任职未向美国能源部披露,包括南方科技大学顾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中关村发展集团“海外战略科学家”、中国留学生基金会顾问和中国政府第四届“海外专家顾问”。起诉书称,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中国的科技发展”。起诉书通报还称,自2013年开始,陈刚在获取美国多个机构约1900万美元资助和奖励的同时,接受了2900万美元的海外经费资助,其中1900万美元来自南方科技大学。

起诉书将南科大描述为“一个中国政府用于快速建立国际化、高水准研究大学的平台”。此外,陈刚还被控未向国税局披露其在中国一个存款额超过1万美元且有利息的账号。据公开报道显示,陈刚于2012年7月获聘为南方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任期3年。该顾问委员会为学校咨询机构,对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战略咨询。

陈刚在此后保持了与南科大的学术交流,曾于2018年受邀在南科大开设讲座“分享麻省理工的教育环境与教学创新”。2018年开始,南方科技大学和MIT合作共建理工机械工程教育科研中心,该中心于2019年1月揭牌,陈刚作为其中MIT中心的主任致辞。在回到美国被调查之前,2020年1月10日,陈刚出席了在南科大举办的该中心的冬季研讨会。截止发稿,南方科技大学尚未回复《知识分子》的问询。

调查员搜查了陈刚电子设备上的邮件、微信记录和电子文件,认为其有大量未披露的与中国的沟通;并披露了其行程记录:2016至2019年中他曾19次访问中国,并逗留约188天。

起诉书引用陈刚于2016年2月从MIT邮箱给自己发送的一份草稿邮件作为证据,邮件中,陈刚列出六项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看法,其中提到十八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目标,并认为“环境保护和发展同等重要,环境甚至更高”、“关起门来的创新是没有用的”。在第一条,他写道,“促进与中国的合作”。调查员提出,陈刚目前在MIT研究的纳米技术,正是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知识分子》总编辑、生物学家饶毅在1月15日发给致MIT校长和副校长的公开信中表示。他认为,基金申请要求研究者披露相关关系是为了避免同一研究有多重经费支持,陈刚面临的关键指控是申请能源部经费时,没有披露他在中国承担的重要职位。“但以上五个关系都无关陈博士的研究经费,所以他当然不用在研究经费申请上披露。

”其次,他认为这些关系是大多数学者一般的校外活动,不影响其研究工作和经费评审过程,不用向经费单位披露。他称美国将中国科学基金会列为政府机构为“种族主义”。“美国科学家为外国基金发放单位评审是常规工作。如果不披露为中国国家基金会评审经费是罪,那么有可能几乎所有MIT教授都可以被起诉曾经为以色列、意大利或英国政府的经费机构评审过研究课题。”他写道。

1月15日,MIT上海校友董事会就陈刚被捕事件发表声明,称陈刚教授是一位极其受人尊敬的师长和学者,为科学事业和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为人谦逊低调,在广大校友中有良好的口碑。“在真相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我们建议大家:保持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支持和拥护学校的立场,维护学校的声誉。我们正在积极联络学校相关部门,希望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有效的帮助。我们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该声明写道。

MIT上海校友董事会主席、百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增军与陈刚院士在一个会议上认识,对海外华人在美国的情况非常关切。他认为,陈刚院士的事情我们要理性,冷静,客观地看待事实。重诚信、守规则、讲程序、尊法治。有贡献,应该鼓励和表扬;如果真有一些做的不完美的地方,或者有差错的地方,如果是真的,那就要有责任担当,不管是哪个公民,科学家也好,教授也好,企业家也好,投资人也好,在这个方面人人平等。

但在没有证明有罪过之前,我们不要夸大,不要(随意)speculate(猜测),更不要感情用事。”赖夫在公开信中表示,陈刚是一位广受尊重的学者和老师,在知晓逮捕发生后,MIT机械工程系主任王宁怡已与陈刚家人取得联系并提供帮助。陈刚的研究领域是热传递、纳米和能源,自2001年被MIT“挖角”后已在该机构工作近20年,是机械工程系首位华人系主任。

1964年,陈刚出生于湖北襄阳南漳县城关镇,1980年考入了华中理工大学动力系(现华中科技大学),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期间,陈刚获得了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校长、传热学家田长霖的面试机会,并顺利成为其博士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读博期间,陈刚研究领域为高温超导、非极性光学、量子井、超晶格、当导体激光。1993年博士毕业后,陈刚从上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取得杜克学大教职。

之后,陈刚在1997~2001年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副教授,2001年成为MIT终身教授,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的主要贡献是和团队一起证明了“黑体辐射定律”的局限性。1900年,德国物理学教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定律”(Blackbody radiation law),用以描述任意温度下,黑体发射的电磁辐射的辐射率与频率间的关系。

该定律百年来受到学界普遍认可,但普朗克本人和后世学者都怀疑在两物体极度接近时黑体辐射定律是不成立的。猜想虽在,证明却几十年里屡屡受挫。通过对极难测量的介质的近场热传递,陈刚团队用漂亮的实验成功证明了黑体辐射定律在微距下不成立。在距离极接近时,物体间的热力传导可以是原辐射定律公式的上千倍。这一结论拓宽了人们对基础物理的认识,也为光热光电、半导体、磁储存等领用领域带来贡献。

长江出版社《演讲襄阳·游子吟》一书中收录过陈刚回顾自己求学科研过程的演讲,他谈到这些年来,每年都应邀到世界各地去讲学,“每次回国,都会应邀到高校讲学交流,这些都是正常的学术交流。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国内培养人才。”2019年7月,美国政府大规模调查在美华人科学家与外国政府的联系,陈刚曾接受接受《自然》杂志采访。他表示,当前的气氛造成了很多的心理恐惧。

据该报道,陈刚在2019年上半年缩短了学术休假期间在南方科技大学的工作时间,提前返回麻省理工学院,以避免人们认为他可能向中国同事泄露知识产权或科学知识。

2021年1月14日,联邦调查局(FBI)官网披露了宣布逮捕MIT陈刚教授的新闻发布会讲话,联邦调查局波士顿办公室负责人约瑟夫·博纳沃隆塔(Joseph R. Bonavolonta)在会上称,“我们已经到了联邦调查局大约每10个小时展开一次与新的与中国相关的反情报案件的地步。在联邦调查局进行的5000项反情报案件调查中,近一半与中国有关。”

UUID: 252b2716-a1f1-428e-bafe-11a4e7d20b2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1-15_MIT校长对华人学者陈刚被捕表示沮丧.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9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