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Procrastination。在拉丁文中,“pro”意为向前、推进、支持,而“crastinus”则以为“明天的”。所谓的明日复明日,不断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就是“拖延”拉丁文词源的字面含义。而在心理学范畴内,我们讨论的拖延,指的是人们那些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拖延行为(Steel, 2007; Solomon & Rothblum, 1984)。这也是人们口中所俗称的——拖延症。
调查发现,超过20%的美国成年人可能是长期拖延者(Ferrari, 2010; Block, 2003)。而这比例在学生群体中则更高,约有80%-9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的问题,其中有50%的人认为长期拖延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困扰(O’Brien,2002; Day, Mensink, & O’Sullivan, 2000)。
很多人认为,这种习惯性的拖延,是因为懒、因为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或是因为有些人纯粹不把他人的时间当时间。事实上,尽管“拖延症”并不是一种临床意义上的心理疾病,没有被纳入精神疾病诊断体系,但是,影响习惯性拖延的因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可能源于更深层、更复杂的心理因素。而且,拖延也并不只有一种明确的表现,它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都有所不同。
拖延的7种不同表现。
Gendler(2007)与Glosing(1990)总结了人们在拖延时常见的行为表现:1. 回避(Avoidance)。人们会回避与完成任务有关的场所或情境,例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花很多时间去看展览、逛公园,而不是在图书馆或教室完成作业或复习准备考试。2. 否认与轻视(Denial and trivialization)。
时间管理理论——“艾森豪威尔矩阵”以“重要”和“紧迫”将人们手头的工作分成了四种类型:1)重要且紧迫;2)重要,但不紧迫;3)紧迫但不重要;4)不重要且不紧迫。高效的工作方式是立刻处理那些重要且紧迫的事情。然而,正在拖延的人则会将时间花费在一些紧迫但不重要,甚至是不重要且不紧迫的事情上,而对于那些重要且紧迫的事情,他们通常采取否认或轻视的态度。3. 分散注意力(Distraction)。
一些人的拖延并不表现为直接否认该任务的重要性,而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主要与未完成的任务使其产生的紧张、焦虑有关。4. 嘲笑(Mocking)。讥讽、嘲笑那些提前规划、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人。5.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Descendingcounter-factuality)。人们还会不断地与比自己更拖延的人作比较,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羞耻、内疚感,得到一种“我不是最拖延的人”的自我安慰。
6. 稳定心态(Valorization)。在本应该完成任务的时候,陷入对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的满足感之中。7. 责难(Blaming)。当感觉完成任务的时间可能远超自己的预期,而截止时间又就在眼前的时候,拖延者会开始将拖延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
看完以上这些行为表现,可能很多人会和早前的研究一样,认为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缺乏自控力是导致人们拖延的主要原因(Schouwenbury,2004)。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越来越多地发现,拖延与人们的情绪、认知等心理因素更为相关。除此之外,一些生理及外在因素也影响了人们的习惯性拖延。
拖延的6种原因。1. “心情不好”。情绪影响了我们做出行动的意愿——“我现在没有心情做这件事”。
而研究也证实,人的情绪稳定性与拖延呈负相关,即越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人,越有可能拖延(Steel, 2007)。在人们众多的情绪中,焦虑与抑郁被认为是与拖延最为相关的两类情绪。2. 害怕失败,害怕承认自己的弱点。人们会因为害怕失败或害怕承认自己的弱点而选择拖延。3. 害怕成功。有些人的拖延,是因为害怕成功。4. 缺乏对未来的现实感。
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对于“未来的自己”无法有足够的理解力和同理心(Swanson, 2016)。5. 追求刺激感。还有一些人,他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们享受时间紧迫带来的兴奋感,并且在紧张与兴奋中能激发更高的工作效率。6. 其他原因。任务本身是否令人厌恶是一个显然的影响因素。而对于有些人而言,拖延可能是天生的。
很多人因为拖延问题的持久性和顽固性,感到焦虑不安或失去信心,准备“放弃抵抗”。尽管如此,众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也发现,人们的习惯性拖延是可以被改善的(Ariely & Wertenbroch, 2002; Wohl, Pychyl, & Bennett, 2010; Sirois & Pychyl, 2013)。事实上,比起一味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能够帮我们更行之有效地解决拖延。
那么,如何能够改善自己的拖延症?我们从情绪、认知、行为三大方面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实操指南。以上内容,来自于泛心理学公众号KnowYourself(ID: knowyourself2015)。KnowYourself是泛心理领域的头部媒体,一直坚持用最有趣的方式,为大家科普权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目前已经800万人在KY得到了关于心理、情绪困惑的解答。
KY教你科学恋爱,但绝不“鸡汤”,每一篇都提出真实的问题,且告诉你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有以下困惑,欢迎来KnowYourself寻找答案。其实,KnowYourself只想做一件事:让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