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投喂流浪猫?我国一年至少121亿野生动物死于猫口

作者: 李雨航、李忠秋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1-01-08

本文探讨了流浪猫对野生动物的威胁,指出我国每年至少有121亿野生动物死于猫口。文章详细分析了猫的捕食能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国际上常用的流浪动物管理措施,提出了“不散养,不遗弃,不投喂”的三不原则,以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

撸猫之人古已有之,比如我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猫奴——陆游。说到自家的猫主子,铲屎官们可能会想到柔软的身体,咕噜噜的声音,好似肥美山竹的jiojio,或是目空一切的拽样……那流浪猫呢,若要形容那些无家可归的小家伙们,你又会想到什么。打结的猫毛?浑浊的眼睛?满身的跳蚤?

还是寒风中蜷缩的身体……这些常被贴满了“可怜”标签、一般由人类的宠物遗弃而来、生活在人类活动区附近、对人类有一定的依赖但又能独立生活的流浪猫,就是我们团队最近的研究对象。

是萌宠,更是野生动物杀手。大约一万年前,在中东的新月地带,家猫的祖先首次和人类有了密切接触,并开始被驯化。

之后,家猫快速扩散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的最近几百年,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入侵物种,从而被列入“100种世界范围内最恶劣的非本地入侵物种”名录。在漫长的时间里,绝大部分的猫都依赖于人类而生存,这使它们发展出一系列适应能力,从而更好的在人类眼皮底下讨生活。

比如与人类交流的能力,猫能够发出一种特定的具有高频音调嵌入的咕噜声,这种声音的频率与人类婴儿哭声的频率十分相似,而人类天生对婴孩的哭声非常敏感。猫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引起人类的关注,从而索取食物,获得保护。类似这样的能力,是猫克服环境障碍从而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猫如此强大的入侵能力离不开其超强的捕食能力,而它们的“恶名”也主要来源于此。很多人认为猫只会捉些老鼠,而事实却远非如此。

猫的食谱非常广泛,除了我们记录到的蛇、乌龟,甚至蜻蜓等比较意外的物种以外,意大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45只猫杀死的2042只动物的记录中,涉及的物种至少207种。所以,猫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到底有多大?为解决该问题,国际上的研究者们其实已经奋斗了大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小范围内的数据。

直到2013年,史密森保护生物学研究所的斯科特·洛斯(Scott Loss),也是我们这次研究的合作者之一,才整合了多方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首次给出了大尺度范围内(全美)的流浪猫捕食估计。据估测,每年美国全境被流浪猫捕杀的野生鸟类有13~40亿只,野生兽类有63~223亿只。这个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方面引发了爱猫人士的强烈质疑,另一方面则是更多的相似研究随之涌现。

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的科学家,纷纷也继而在国家尺度上给出了各自国家的流浪猫对野生动物的捕猎威胁评估,结果依然让人震惊。加拿大的2亿鸟类/年,波兰农场的1.36亿鸟类和5.83亿哺乳类/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其哺乳动物每年被流浪猫捕猎的数量高达11.44亿只,更为严峻的是,这11亿多只的哺乳动物中,多达40%以上的都是本土特有动物。

据研究者统计,至少有63个物种的灭绝,与猫的引入或多或少有关系。在现存的具有野生动物其他死亡来源估算的国家中,猫对野生动物的杀伤数量远远超过了所有其他与人类有关的死亡来源(如汽车撞击,电杆,高楼碰撞,中毒等)造成的野生动物伤亡数量(不包括如栖息地丧失等非直接因素)。

除此之外,还需重视的一点是,猫对野生动物的威胁除了直接的捕杀,还有间接的影响——它们能光靠外表或行为对其他动物造成干扰,形成恐惧,类似于传说中的“气场”。这种间接影响可能会干扰其他动物的觅食,防御行为,压力反应,能量收入,身体状况以及生殖投资和产出等等。

例如,研究表明,即使猫仅在鸟巢附近短暂靠近并与乌鸫(Turdus merula)对峙,就能使乌鸫幼仔随后的进食减少三分之一,并显著增加随后其巢被捕食的风险。这些研究全都在强调,流浪猫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而且,威胁很大。

我国散养猫流浪猫对野生动物的威胁。作为密切依存人类的存在,流浪猫的种群大小与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息息相关。

那么,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多,面积第三大的中国,散养猫和流浪猫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又有多大?了解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然而很可惜,国内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一般来说,对于大尺度范围下的捕食评估这件事,国际上传统的做法是从猫的基础生物学方面下手,比如种群、捕食率等。通过一年一年的长期积累各个小尺度范围的数据,最后汇总,然后发现“哇!那么多!

”,赶紧着手亡羊补牢,渴望为时未晚。而在我们国家,小尺度范围内的数据可以说完全没有,如法炮制走不通。假设我们再花费数十年的时间进行小范围数据收集,那么可能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于是,我们只好另辟蹊径,先意识到“哇!那么多!”,再逐步精细化,完善化。

我们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2000多份调查问卷,问卷覆盖了全国各省,数量分布也基本和人口密度正相关,契合胡焕庸线,首次对全国范围内流浪猫对野生动物的捕杀情况进行了量化。

对野生动物具有捕食威胁的猫,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主人饲养,但可以自由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散养猫;另一部分是无主猫,也就是没有主人的猫,主要依赖于投喂、主动捕猎或者捡拾垃圾为生。

对于散养猫,我们根据问卷中的问题,比如每年大概带回家什么动物,各自数量多少,乘以相应的系数,就可以估算散养猫的年捕食率,也就是每只散养猫每年大概捕猎的动物数量,之后乘以散养猫的种群数量,即可计算出来散养猫全年的年捕食量(数据并非直接乘除,具体方法详见论文)。

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城乡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家猫生活方式的不同,城镇很多家猫生活在室内、较少允许外出,而乡村家猫很多可以外出自由活动,因此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捕猎野生动物,所以我们将散养猫按照城镇和乡村两部分进行处理。中国城镇和乡村中,每只散养猫每年带回家里的各种动物如下图所示。

比如,城市中每只猫每年带回家5.06只小型哺乳动物,1.33只鸟类,1.67只蜥蜴等爬行动物,1.48只青蛙等两栖动物,1.38条鱼,以及2.16只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乡村中除了鸟类被捕食的数量多一些,其他被捕猎的物种的数据和城镇中得到的结果差异并不太大,这可能是由于乡村和城市具有不同的食物返还率造成的。

所谓食物返还率,指的是猫实际捕食的数量与其带回给主人食物的数量的比,因为猫并不会将其所有食物返还给主人,而是将它们当场入肚或遗留在犯罪现场。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的食物返还率为3.3~10。

对于无主猫或者流浪猫,我们主要根据问卷人每年遇见或者看见的捕猎事件,然后按照相应的人口建立回归模型,估测无主猫的年捕食量。如下图所示,基本都是以亿为单位起步。

结合散养家猫和流浪猫的捕食估算结果,如表1所示,我们估测我国范围内猫对野生动物的最低捕食总量为:16.1~49.5亿无脊椎动物,16.1~35.8亿鱼类,11.3~38.2亿两栖动物,14.8~43.1亿爬行动物,26.9~55.2亿鸟类和36.1~98.0亿哺乳动物。也就是说,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21.3~329.8亿野生动物被散养猫和流浪猫捕杀。首次量化了我国散养猫、流浪猫对野生动物的威胁。

在生态系统的作用。话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人还是觉得,“捕食就捕食呗,反正都是些小动物,也没什么用,无伤大雅”。但实际上,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小型动物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维持或者服务功能,比如种子传播、植物授粉、虫害防治等等。拿和猫同样可爱的小松鼠举例,它们对森林的最大贡献在于构造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组成。

它们有特殊的收藏癖好,在好不容易搜刮到种子(松鼠的主要营养来源)以后,会叼着胜利果实四处寻找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敲定位置以后,浅浅放到“隐蔽所”,有土埋土,有树叶盖树叶,啥也没有就象征性的用小爪子扒拉扒拉,用力按按,不管不顾,万事大吉。不仅仅是在地上,就连树叉儿,树皮缝,能藏多少算多少。它们为了存货四处奔波,域广量足,于是乎有很大一部分私藏自己也忘了放哪,于是无意间就成了义务劳动的播种者。

除此之外,松鼠还喜欢吃蘑菇,又因为真菌的菌丝能够和植物根部建立共生关系,真菌能够将水和矿物质提供给植物,同时从植物中吸收它们需要的有机物。当松鼠吃蘑菇后,会在粪便中排出真菌孢子(生殖功能),孢子掉落在土壤上发芽并产生新的真菌,与植物结合。因此,松鼠的劳动不但能够扩大森林面积,更能推动更新换代,维持生态活力。而类似松鼠这样的小型动物,还是生态系统中原住捕食者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如蛇,猫头鹰等等。

一般来说,相邻上下两个营养级大概的生物量的比值为1:10,而现在流浪猫的问题就是,它们的种群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猫除了对这些小型猎物的直接影响之外,还能够间接地对原住捕食者产生竞争。当猫所捕食的猎物,利用的生存空间,与其他物种重叠时,这种竞争便会发生。例如,猫每吃掉的一只松鼠,猫头鹰能吃到的猎物就少了一只。

而在人类提供的医疗、食物和庇护条件下,猫获得了更大的竞争力,同时不太会受到猎物数量波动的影响,因此能够超过环境承载量地繁殖和生存。即使在缺乏人类食物供应的条件下,猫也可以迅速地适应野生状态,从而维持其生存和繁殖能力。它们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击败本土捕食者,改变群落组成,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更为广泛的影响。

如何管理流浪猫?国际上常用的流浪动物管理措施有哪些呢?

目前主流的方法大概是三条:收容、捕杀或安乐死、TNR。收容是最基础的解决方法,直接将流浪猫捕捉回来,集中在流浪动物收容站。问题就在于民众的“收养”意识和需求都很低,这就导致了动物收容所怎么建也建不够,更不用提很多收容所的条件可能非常堪忧。于是,一些国家便采取了进一步的方法:捕杀或安乐死。

比如澳大利亚2015年出台的流浪猫清除计划,预计到2020年清除两百万只野猫(目前估算清除了211560只),具体方法包括空降毒香肠,诱捕,射杀等。这样的决策必然导致环境伦理和动物伦理强烈碰撞。TNR(Trap-Neuter-Return)则是看上去更为温和的第三种方法,指的是捕捉、绝育、放归。也就是将流浪猫捕获进行绝育后,做上标记(通常是在猫耳朵剪个小口做“耳标”),再原地放归。

理论上讲,在保证没有外部新个体输入的情况下,TNR是可以控制流浪猫的种群的。但其有效的条件则是令人绝望的71%-94%以上的个体绝育率。一方面,实现这么高的绝育比例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有些流浪猫生性狂浪,行迹诡秘,难以捕捉。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流浪猫有新鲜血液的强力输入,控制不了输入源头,TNR的效果也就越发欠佳。

我们不赞成以残忍的方法对待已经存在现实中的小猫们,我们更希望的是,大家携手对未来负责,实施合理的管控。不散养,不遗弃,不投喂。目前,我们认为“三不原则”推之有理,行之有效,即“不散养,不遗弃,不投喂”。不散养,就是把家里的毛孩子尽量保护在室内。一方面消除它们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另一方面防止它们感染疾病,遭受意外,研究表明,家养猫具有显著更长的寿命,让它们多陪你一些日子,何乐而不为?

不遗弃,更是最起码的温柔,珍惜你的猫,任何的遗弃都是没有借口的背叛,过敏也好,太忙也罢,皆是可以避免或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你把猫咪抱回家的时候,你就成了它生命中唯一的依靠,你的遗弃则是你对它生命主动的抹杀。另一方面,遗弃是流浪猫的主要源头之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不投喂,则是针对流浪猫。

当你看到可怜的流浪猫忍不住想要伸出援手的时候,想想你帮了它这一次,它之后带着一窝更可怜的小猫难以维系的场景;也想想其他小可爱被它咬在口中的场景。比起投喂,更好的是——真的做它的太阳,把它带回家,撸流浪猫其实比不上抱着一只干干净净,打过疫苗的猫咪闷头狂吸,后者显然更放纵,更香,也更健康安全。猫的捕猎,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玩耍,消遣,甚至是对帮助过它们的人的“回报”。

所以,不用担心如果没人投喂,它们才为了生存去捕猎。捕猎就是猫科动物的天性,反而在投喂下,流浪猫吃饱了还更有力气玩,捉些鸟,逮些兽,纯做消遣。另外,每天都吃得很饱,会显著增加流浪猫的繁殖能力。也就是说,相对于食不果腹,酒足饭饱能让流浪猫生得更多。很多人可能也都发现了,现在小区里的猫发情嚎声,已经不分季节地常年绕梁。总的来说,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来看,三不原则可能是最为重要的。

不散养,可以降低家猫捕食野生动物的机会,以及与流浪猫潜在的繁殖机会。不遗弃,则从源头控制了流浪猫的种群输入(政策制定需要跟上)。而不投喂,可以让流浪猫种群自然地兴衰交替,荣辱更迭,使得流浪猫种群迅速降低到环境能够负载的体量。正如论文中也强调的,我们的研究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研究结果也比较粗糙,但却首次量化了流浪猫和散养猫对我国野生动物的捕杀,并且提供了理论上的一些指导意见和可行方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而今放上第一砖。流浪猫的管控和福利,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这需要每一个人参与进来添砖加瓦。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从“不散养,不遗弃,不投喂”做起。

UUID: 75a5b795-d7b6-4b6c-ab87-b74ad4a2896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1年/2021-01-08_为什么不要投喂流浪猫?我国一年至少121亿野生动物死于猫口.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3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