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观鸟爱好者在入门的时候都接受过这样的教育:野外观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红橙粉黄蓝之类),否则很容易把鸟吓跑,最好是穿迷彩或者自然色(灰/绿/褐等),这样会离鸟更近一些。而穿着鲜艳外装去观鸟的人,在“有经验的观鸟爱好者”眼中就显得特不专业,甚至还会遭到不太友好的对待。
那么,被几乎所有观鸟爱好者深信不疑的“鲜艳的衣物会把鸟吓跑”,到底是不是真的?还真不一定!甚至有时候,事实会跟你想象的相反。比如刚才提到的看角䴙䴘结果被请离的那位老兄,等其它观鸟爱好者离开后,他一个人去了岸边,结果那角䴙䴘游到了巨近无比地方,比那群人在的时候近多了。
再如有项研究证实当观察者接近刺颊垂蜜鸟时,穿红色外套者竟然比穿自然色的人能够离鸟更近;在美国佛罗里达某湿地,穿黄色外套的人竟然可以比穿着专业户外服装的摄影师们更加接近水鸟……这一切告诉我们,所谓观鸟爱好者不能穿鲜艳的衣服,似乎并非“铁律”。
在讨论鸟是否会被惊飞距离与着装颜色的关系之前,有两件事儿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首先,鸟眼中的颜色跟我们眼中的颜色是不是一样?我们能看到的颜色,大多数日行性鸟类也能看到;甚至我们看不到的颜色,它们也能看到:人类眼睛里有三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分别对应反馈红、绿、蓝三种波段的色光;而鸟的眼中不仅有这三种细胞,还有第四种——能看到紫外线的感光细胞。
其次,我们还需要知道,当我们在讨论鸟是否会被惊飞时,我们到底是在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很多人觉得穿暗淡的衣服是为了让鸟不发现自己,其实是他们想多了。99%的情形下,鸟儿早发现我们了,只不过它们暂时判定我们对它们不构成威胁,因此它们决定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今年,海南师范大学的Bo Zhou和Wei Liang两位学者发表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选择了红、绿、黑、白这四种颜色的外装,然后让观察者分别穿着这几套外装去接近不同的鸟,记录鸟惊飞时的距离。结果表明,在城市区域(海口市),7种目标鸟在这4种颜色下的惊飞距离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外装颜色跟鸟惊飞时的距离没什么关系。
简单粗暴的总结:在城市地区,目前没发现外装颜色和鸟的惊飞距离有什么关系。而在郊野地区(特别是丛林、灌丛中),只有橙色和红色系外装被证实会增加一些鸟的惊飞距离;黄色外装也可能有些“杀伤力”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然而对某些体羽具红色或者相近色调的鸟而言,橙/红色系外装的负面影响并不那么显著。
野外观鸟时,观察者的行为对鸟的干扰程度常常远甚于外装颜色。因此在野外看到鸟时,要尽量避免以下这些容易吓到鸟的动作:快速移动、突然的动作、声音、眼神。
所以,我们在野外观鸟时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服装?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您在城市观鸟,那穿什么颜色都无所谓,以轻便舒适为佳。如果在郊野观鸟,那么应以安全、舒适和功能性为优先,在此基础上避免橙/红色系。
放眼全球,在很多地方观鸟的时候,观察者个人安全的优先级是高于鸟的颜色偏好的(大不了离远点儿看)。比如在不少猎场,为了保障进入者的人身安全,必须得穿橙/红色系的鲜艳外装;再如在极端环境下(比如两极、高寒地带、无人区之类)观鸟,橙红系外装也是第一选择,因为在能见度较低时,鲜艳的外装便于队友互相定位,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这类外装可以被搜救队伍更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