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母亲发文证实,女儿在1月1日去世,年仅25岁,死因疑似心梗猝死。这场悲剧过后,“耳褶征是冠心病先兆”的说法再次被翻了出来。耳褶征,能不能预测冠心病?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么答案是:临床上从未把这道褶用作筛查甚至“预测”冠心病的正式指标。说得更直白点——耳垂上的褶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其实没那么确切,普通人不必过分重视。
所谓“耳垂皱褶征”其实就是心内科医生说的“Frank征”,这是一个近50年前提出的概念,但直到今天,这道褶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仍存在很大争议。一些研究声称耳褶征和心血管疾病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始终有研究者质疑,这种“相关性”其实是由于年龄等其他因素混杂其中,造成的假象。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年纪越大的人越容易出现耳褶,同时,年纪越大自然也越容易患心脏病,如果就这么把耳褶和心脏病联系起来有点不合适。
而且,关于耳褶征的真正成因至今也是众说纷纭,研究者提出了遗传、血管炎症、血管弹性变化等诸多可能的机制,但仍无法确认它和心脏病的直接关系。最尴尬的是,还有研究者发现,有些人耳垂上的褶其实根本就是睡觉压出来的——曾有些受试者连续压着耳朵睡6个月,真的给自己睡出了耳褶……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表明耳褶和心脏病直接“相关”。
虽然这道褶与心脏病的关系不确切,但它检查起来省事又省钱,普通人能不能把它当成早期识别心脏病的简易指标呢?最好也别。这里得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检查的特异度。在现实世界里,疾病的筛查指标是一个慎之又慎的东西,如果说“灵敏度”代表了一种检查方法“不漏过坏人”的能力,那“特异度”看重的就是“不冤枉好人”。如果一项指标的特异度不高,就会有大量健康人被误认为患病——也就是所谓的“假阳性”,俗称误诊。
可惜,把耳褶作为冠心病的标志就是一种特异度相当低的方法。在比较大型的研究中,这个方法的特异度是67%;而在国内近年的部分研究里,这个数字甚至低到了32%。不了解流行病学的人可能会觉得,67%的特异度已经不低了。不过,还有一个数字会受到特异度的影响,那就是“阳性预测值”——简单来说,就是真正患病的人占阳性者的比例。而对于患病率只有10‰的冠心病来说,67%的特异度对阳性预测值的干扰是灾难性的。
我们以一万人为例做一个估算,代入文献中的耳褶征灵敏度(62%)和特异度(67%),预测的效果将为:阳性预测值仅为1.86%,也就是说,每100个耳褶“阳性”的人里可能只有1~2个真的有冠心病。那些让人担心的耳垂,很可能是“被冤枉的好人”。也许有人认为即使指标不准确,也可以拿来自测一下,“小心点总是好的”。
然而假阳性意味着无谓的后续检查和心理负担,意味着耗费金钱和医疗资源;而假阴性的人们可能会因为没有那道褶,就放松了警惕。这也是预防医学界反对一味扩大体检项目,呼吁把那些不靠谱的检查从套餐里拿下来的原因。关心他人的人,心里都有一朵小红花。不过,我们都得找到好的方法。医学对耳褶征的研究已经转为把它当成一项“辅助指标”,和它比起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吸烟才是冠心病明确的危险因素。
对没有症状的人来说,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控制体重,尽量戒烟限酒,就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而一旦发生过胸闷、胸痛或心悸等症状,别管什么褶不褶,直接去心内科或急诊就诊,那时候医生开出来的检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预防从不是一味贪早求全,医学的首要原则,其实应该是“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