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骨骼是恐龙的“身后事”。恐龙死去了,它的骨骸被洪水或者被泥石流等冲到一个地方,骨骼在这些地方慢慢变成化石。而恐龙足迹,其实是恐龙的“生前事”,是它活着的时候留下来的化石证据。这两者的信息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张更加完整的恐龙时代的拼图了。2020年6月13日,“我是科学家”第21期演讲现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邢立达,带来演讲《追寻恐龙的足迹,窥见远古时代的生活画卷》。
大家好,我是中国非常少数的研究恐龙的人。国内全职研究恐龙,而不是其它古生物的,可能一个手都数得过来。但是这些人,又分成很多不同的细分领域:有人研究恐龙骨骼、有人研究恐龙足迹、有人研究恐龙蛋,甚至还有人研究恐龙的粪便。我们所有人,把信息拼合在一起,最后才能给大家呈现6600万年前恐龙的世界。今天我要介绍的主题是——追寻恐龙的足迹。
我们研究时,经常会有人问:你们是不是跟搞刑侦的人有点像?
很多美剧或者电视剧里,比如《犯罪现场》或者《福尔摩斯》,警察根据嫌疑人的脚印,能推断出脚印主人的性别,走得多快,有什么行走上的偏好。其实,这非常接近我们做的事情。但人跟恐龙不一样,因为人类有鞋,所以根据鞋来判断这个人的身高、速度、内八字、外八字等等,有非常多证据。警察叔叔看到脚印之后,会拿石膏或者树脂翻个模,这跟我们在野外做的事情一模一样。所以两个明明不相干的专业,却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
恐龙足迹的研究,跟传统的化石研究有很大差异。首先,恐龙足迹的信息偏少,而且很多恐龙足迹都在悬崖上面。你可能会想:太奇怪了,恐龙又不会飞檐走壁,为什么恐龙足迹会在悬崖上呢?这是因为非常强有力的地质运动,把平地变成了山,沧海变桑田。
古生物学家经常会被误认为考古学家,其实两者几乎没有关系。考古是历史延伸出去的,一个偏人文的学科。古生物其实是生物学跟地质学的一个交叉,是一个相当偏理的学科。
但两者,在恐龙足迹研究中出现了有意思的交叉。大家都是被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故事浸泡过的。我们知道有一些地名,经常会出现“天鸡”或者“凤凰”等字眼,比方说“落凤坡”。古人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地起这么一个名字?哪个眼睛看到凤凰落下来了?难道他分不清山鸡跟凤凰吗?
我们去调查落凤坡,发现整个山坡上有数百个恐龙足迹,三趾型的——古人看到了坚硬的石头上落下这么清晰的足迹,就推测只有神仙、神鸟才能做到,所以他们就以祥瑞来定名。
在中国,其实有很多恐龙足迹点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去保护?如何去让这些珍贵的标本更长久地遗留下来?这是很难的一个课题。那么也要告诉大家,社交平台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多线索是社交媒体的读者反馈给我们。所以当你以后在野外看到一些很规律的行迹,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告诉我,说不定你就找到了恐龙时代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