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的奇妙生活

作者: 宋肖萌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20-11-26

本文介绍了鹦鹉的生活习性、社交行为以及它们与人类的互动方式,特别是鹦鹉学人说话的现象。

现在人们养宠物还挺两极分化的,有些人养的猫猫狗狗一片祥和,有些人就比较惨了,猫猫狗狗每天都要大战几场,铲屎官还要负责收拾战场。如果再养上一两只爱挑事的鹦鹉,那就甭睡了。反正鹦鹉仗着自己活泼可爱,连猫主子都敢欺负,没事就去啄啄毛,或者吵人家睡觉。可怜猫猫,在线哀嚎。如果猫猫能说话,第一句恐怕是:年轻人,你不讲武德,连睡觉都要偷袭我!可惜,猫猫不会说话,会说话的是鹦鹉,说不定还会先告状。

鹦鹉长得太特别了,很容易跟别的鸟儿区别开来。现在世界上的370多种鹦鹉,都有两个绝不会认错的特征:一副厚实而弯曲的嘴喙,一双强有力的双脚。鹦鹉的嘴喙可以轻松咬开坚硬的种子。它的双脚各有4个脚趾,2个向前,2个向后,可以像人手一样抓握东西,轻松站在树干、岩壁和铁丝网上。鹦鹉生活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尤以大洋洲和南美洲的种类最为丰富。各种鹦鹉除了羽色不同,个头差别也很大。

南美的紫蓝金刚鹦鹉从头到尾长达1米,新西兰的鸮鹦鹉重达3公斤,而太平洋岛屿上的侏鹦鹉仅有10克重。一般而言,个头越大的鹦鹉活得越久。麻雀大小的虎皮鹦鹉能活7岁以上,稍大一圈儿的鸡尾鹦鹉能活20岁,而葵花鹦鹉、金刚鹦鹉这些大家伙的寿命甚至可以超过50岁,几乎跟人类一样长。大部分鹦鹉在休息和繁殖时成双入对,平时觅食、迁徙却并不两两出行,而总是呆在嘈杂喧闹的集体中,十几只、几十只甚至成千上万只一起活动。

在澳大利亚内陆,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常常结成数千只的大群,远看就像一大堆蝗虫。同一群体里的各个鹦鹉家庭,不一定有血缘关系,社交互动却挺密切。就拿南美洲的僧鹦鹉来说,每只鹦鹉在大群中除了自己的配偶,通常还有几只关系好的小伙伴,觅食和飞行的时候经常一起活动,而对群里的另一些鹦鹉则很少搭理。它们有时还会时不时打斗几下,根据战斗力排出上下等级。

鹦鹉是晚成鸟,雏鸟刚破壳时睁不开眼也没长羽毛,需要父母喂养一两个月到好几个月才能离巢飞翔。但大部分鹦鹉并不擅长筑巢搭窝,而是利用能找到的树洞、岩洞或地洞孵蛋育雏,这样一来房产就成了稀缺资源,足以导致平时的好友反目成仇。对饲养鹦鹉的动物园和宠物主人来说,分清它们的雌雄往往是件麻烦事,甚至要求助DNA检测。比如,金刚鹦鹉的雌鸟和雄鸟的羽色、体型、眼睛颜色都一模一样,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别。

不过也有一些鹦鹉,是男是女一眼便知:虎皮鹦鹉雄鸟的“鼻子”是蓝色的,雌鸟则是白色、肉色或褐色;红冠凤头鹦鹉的雄鸟有鲜红的脑袋和凤冠,雌鸟则是一身灰;红领绿鹦鹉的雄鸟有显眼的颈环,花头鹦鹉的雄鸟脑袋颜色更鲜亮。很多人喜欢鹦鹉学人说话,不过真买一只鹦鹉回家的话,最好对它们制造的噪音有所准备。鹦鹉的叫声尖锐刺耳,富有穿透力,而且整天叫个不停,学舌能力强的大型鹦鹉尤其聒噪。

可能还没等你的鹦鹉学会说话,邻居先找上门来了。鹦鹉的“饶舌”,主要出于社交需要。大部分鹦鹉都生活在浓密的森林中,觅食又是分散活动,配偶之间、伙伴之间要保持联络,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停发出叫声,在一呼一应中确认彼此的位置,声音也必须有穿透力。与其他鸟类一样,鹦鹉通过“鸣管”来发声,但它们的鸣管结构比大多数鸟类更加完善,能发出抑扬顿挫、复杂多变的音节。

再加上社交习性中演化出来的发达大脑,所以鹦鹉说起话来简直成精了。

UUID: 9703062c-1002-42c9-99e9-57f3ef761a7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11-26_年轻人,你不讲武德,连睡觉都要偷袭我!.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