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多年前,当以鱼石螈为代表的最早一批两栖动物从海洋踏上陆地时,可能并未曾想过,若干年之后,对于这个类群来说,大海却是它们终难以回去的故乡。传统的分类学观点中,将两栖动物化石分为三个亚纲——迷齿亚纲、壳椎亚纲、滑体亚纲。鱼石螈属于迷齿亚纲。不过,新近的研究发现,迷齿类应是鱼类与两栖类之间的过渡类群,而不是真正的两栖动物。壳椎亚纲在演化上则更接近羊膜动物,因而被归属于爬行形类动物。
只有滑体亚纲才是真正的两栖动物,目前世界上现生的所有两栖动物均隶属于滑体亚纲。
滑体亚纲两栖类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丰富的黏液,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但也因此,这样的皮肤通透性高,无法耐受高盐、高渗透压的环境,因而许多两栖类对生境的选择比较挑剔。对于起源于海洋的四足动物来说,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有重新回到海洋怀抱里生活的类群。而两栖类,由于无法耐受海洋环境,而成为了唯一的例外。
尽管没有真正的海洋两栖动物,但仍有少数几种两栖类可以生活于近海的咸淡水区域。我国南方沿海有分布的海陆蛙,生活于潮间带的红树林,是为数不多能在咸淡水里自然生活的两栖类。
铺垫了这么多内容,终于要进入我们今天的正题了。那就是今天的主角——海蟾蜍,虽然它和“生活在海水中”并没有任何关系。在一些科普内容中,有时会提及海蟾蜍可以生活在海水中。尽管有实验发现,海蟾蜍的蝌蚪可以在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存活下来,但能耐受海水与生活在海水中还是不同的两回事。“海蟾蜍可以生活在海水中”的说法,其实是个从林奈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误会。
在英文中,虽然也使用“marine toad”(海蟾蜍)这个叫法,但更多时候,西方国家更倾向于将这个物种称为“cane toad”,即蔗蟾蜍,因为早期海蟾蜍曾在甘蔗种植园中被用于生物防治工作。17世纪以来,伴随着罪恶的黑奴贸易,在美洲热带加勒比海地区发展起来的甘蔗种植产业一直是当地最为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人们先后将海蟾蜍从南美洲引进到多个加勒比海国家,用以在甘蔗种植园中控制老鼠或害虫的数量,“蔗蟾蜍”的叫法也应运而生。
然而,这一次,人们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除了波多黎各等少数几个地方以外,多数国家或地区在引入海蟾蜍后发现,海蟾蜍不仅没能成功防治农业害虫,它们自身反而成为了当地生态系统里的害虫,严重威胁到被引入国家的生态安全。这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案例发生在澳大利亚。
做为蟾蜍科物种之一,海蟾蜍的皮肤也同样具有丰富的、可分泌浆状毒液的腺体。相比起波多黎各等小型岛屿,澳大利亚具有更多位于食物链上游的肉食性捕食者,它们会取食海蟾蜍。而澳大利亚并没有原生的蟾蜍科物种,这些土生土长的捕食者无法抵抗蟾蜍的毒素,从而导致中毒死亡。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明确将海蟾蜍列为入侵物种。曾经的“生防英雄”,如今沦落到被视为典型的生物防治失误案例。类似的失误案例还包括红颊獴和霍氏食蚊鱼等。以海蟾蜍为代表的这些案例时刻提醒着我们,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环环相扣的系统,人类随意往其中引入一个外来因素,可能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干扰与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