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美食探秘

作者: 樊北溟

来源: 吃货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20-11-23

本文介绍了亚美尼亚的多种美食,包括托尔玛、水煮“包子”、拉瓦什饼、核桃糖和烤肉,展现了亚美尼亚人民在艰难环境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在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附近,有一个由苦难的民族建立起来的、存在感极低的国家——亚美尼亚。那里,是传说中“诺亚方舟”停靠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光是努力地活着,就已用尽了全力。然而苦涩的命运最终也没能阻拦亚美尼亚人对生活的热爱,在那片贫瘠多山,甚至被摄影家阮义忠在《花与泪与河流》一书中称之为“特产只有石头”的荒寒土地上,他们硬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了许多美食。

托尔玛Tolma是亚美尼亚最著名的传统菜肴之一,尽管许多地中海国家都有这款类似的小吃,但亚美尼亚的托尔玛却不是素的,而是用碾碎了的小牛肉糜混合洋葱、香料,再加进大米,用腌葡萄叶包起来,放入锅中加水煮熟的。吃时则蘸酸奶酪和茴香做的蘸料。托尔玛多为长条形的,草绿色的葡萄叶在馅料外侧四四方方地包着,很像小时候用油纸包裹的绿豆糕。

而不同地区的托尔玛又有不同的味道,这当然是物产匮乏的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取材的结果。

离家在外,别的都还好说,偏是日常饮食一项,胃里的“思乡蛋白酶”总是要三不五时地跑出来造反作祟。然而到了亚美尼亚,却不必怀有类似的担心。因为在这里的大街小巷,总可以见到一款和国内包子长相特别相似的Churchkhela,足可以一解浓浓的思乡之情。不过先别忙,包子还是那个包子,做法却大不相同,而且退回它最初的起点——面案来讲,这款包子是由未经发酵的面团制作的,即我们常说的“死面包子”。

亚美尼亚有种饼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单了,它就是拉瓦什(lavash)。拉瓦什外形薄而扁平,它是由小麦粉与水糅合而成的。刚出锅的拉瓦什热热的,细长松脆,散发着诱人的麦香。而且质地平整,摸上去也很薄,让人有一种想往上写字的冲动。在商店的货架上,一份份的拉瓦什是叠成一摞摞卖的,远远看上去,像极了用旧了的牛皮纸书皮。

几乎凡是有餐桌的地方,都能见到拉瓦什的身影,人们用它来搭配菜肴、包裹食物,蘸取盘子上的汤汁。

核桃糖源自于格鲁吉亚,但却风靡了整个亚美尼亚。通常,他们被小商贩们悬挂在货架的顶端售卖,一串串核桃糖整整齐齐地挂起来,远看就像香肠。不过别搞错了,包裹核桃仁的那层酷似肠衣的东西可不是动物制品,它们其实是一层清甜的鲜葡萄糖浆或是李子浆。制作时,人们先将剥好的生核桃仁用棉线绳串成串,然后整体放进鲜葡萄糖浆的汁水中或者早已熬至成胶状的李子浆中浸一下,直到核桃的外层裹满糖浆,再挂在通风处晾干。

亚美尼亚人在制作烤肉时,配上当地独有的香料和自制的湿辣椒酱,即使不是狂热的烤肉爱好者,也绝对会流涎三尺!我也曾在亚美尼亚吃过一场终身难忘的烤鳟鱼。吃那条烤鱼时我们并没有喝酒,却足以迷醉至今。人世沧桑,这里的人们虽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但却不曾被苦难打倒,依旧顽强而乐观地活着。

而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深深地印刻进了饮食习惯里,也正是怀着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使得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自己的文化。

UUID: 41107677-bc3b-4757-a106-b7530e56e17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11-23_吃这个水煮包子要注意,小心夹生!.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