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照片、手机黑屏,哪里映照出的自己最好看?据说普遍共识是:照片<镜子<手机黑屏映像。
不过,好看程度见仁见智,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是: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有人认为照片最真实,因为照片是被完全没有感情色彩的光学仪器记录下来的,应该足够客观。也有人认为镜子更真实,因为人们在拍照时总会扬长避短地专注于某些特定角度,小心翼翼地摆出自己最美的表情和姿态,而照镜子时则没有这么多雕琢。
究竟哪个观点更有道理,我们还要从人是怎么看东西说起。
人的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神经线路系统。人们看东西的整个过程可以简单分成两大步骤:视觉信号的传递和视觉信号的处理。
视觉信号传递,就是影像的光线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再由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将光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的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纤维传至视觉的高级处理器——大脑皮层的枕叶。
而信号处理的过程就比较一言难尽了,毕竟涉及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活动,这里还有一大片人类当前认知水平无法企及、望而生畏的盲区。我们只是粗略地知道,当视觉信号传到脑部的视觉中枢,也就是距状裂两侧的枕叶皮质时,会开始一套信息提取和加工的过程。
研究发现,视觉中枢皮层的神经元对视网膜传来的信号并不一视同仁,只对图像的某些特定细节感兴趣。而且,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大脑还会根据我们的认知、经验和记忆,提炼出部分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最后输出一种混杂了文化、审美,甚至好恶的视觉概念。
这套“选择性失明+选择性提取”的视觉信号处理模式意味着,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自己肯定不是最真实的。此外,中学物理也告诉我们,镜子里的像是虚像,也就是说那个像是你自己身上发出的光碰到镜子再被反射进你眼中的。但你的大脑会让你觉得光线是从镜子后面传来的。所以,当你认为光线来自镜子后面时,就意味着大脑对影像已经进行了一次信息的提炼,并悄不做声地过滤掉了很大一部分信息。
而相机就不同了,它呈的是实像,它记录的每一个光点都是实实在在的光源投射而来。你某个瞬间的影像会被它一五一十地捕获,然后死死定格在二维平面中。
焦距决定美丑。把“距离产生美”实践得最好的并不是人类,而是看似客观的相机。具体来说,相机所呈的像虽然是实像,但它需要将三维影像投射到二维平面上,那么根据透视原理,不同的焦距就会使图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理论上说,焦距为135mm所拍摄的人像最符合真实情况。但你以为这样拍出的照片就一定是最真实的自己吗?不,构图和光影可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一个高明的人像摄影师有时候就相当于一个化妆师,他会通过散射光拍出细腻的皮肤,通过强光勾勒出发光的发梢,通过侧光塑造出立体的五官身形,甚至通过逆光打造出恰到好处的轮廓线条,这些是任何修容阴影都难以比拟的。
冻脸效应:动态脸通常更好看。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家Robert Post及其同事做过一个试验:让参与者对20个人的2秒钟视频,以及从这些视频里截下的1200帧静态图打分,结果发现,同样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比在静态图中要高。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动态脸比静态脸好看。Post团队把这种现象称为“冻脸效应”。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视觉中枢会把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同一张脸进行信息提炼,并倾向于抓住权重更高的信号,换句话说就是特征最明显、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信号,因此更容易识别动态而非静态的脸。此外,大脑在动态识别时还会下意识地将五官不对称的地方进行修饰,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不完美的细节。
自我增强效应。人类视觉的自动脑补机制还会带来“自我增强效应”。按照许多学者的观点,自我增强效应是指在动机上追求使自我表现更为出色的一种行为。比如,有研究让被试观看一系列经过不同程度美化或丑化的自己的照片,发现被试普遍认为轻度美化的照片,而非原图最像自己。可谓自己看自己,越看越好看。
尽管BDD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确,但长期、长时间地照镜子是一个重要诱因。其实即便是普通人,被要求照镜子超过10分钟以上,也会感受到焦虑、压力,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说到底,所有的影像都只能趋于真实而不可能达到真实,无论是镜子中的自己、照片中的自己,还是别人看到的自己,人类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人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视觉感受必定要受到文化、审美、情绪、情感、生理状态,甚至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只要在健康的范围内,不管是自己眼里出西施,还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没什么不好。
那就别纠结了,好好享受脑补带来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