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小行星中心(MPC)的预报,北京时间11月20日上午08时42分,一颗约12层楼高的近地小行星2020 VA1将在约440万千米外飞掠地球,但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在半个月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近地天体望远镜就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是啥?在切入正题之前,先明确两个名词。近地小行星(NEA):指轨道与太阳最近距离(近日距)小于1.3天文单位(约2亿千米)的小行星。潜在威胁小行星(PHA):指与地球最小轨道交会距离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千米),且直径大于140米的近地小行星。
已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超过2万颗!截至2020年11月15日,人类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总数为24285,其中,直径大于140米的9404颗,直径大于1千米的890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共计2136颗,另有近地彗星113颗。
国际上对近地小行星的搜索发现计划主要有两个阶段:1)1998年开始利用十年时间发现绝大多数直径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2)2008年开始对绝大多数直径大于140米的潜在危险小行星进行探测、跟踪、分类和物理特性获取。目前,第一阶段任务已经完成,超过95%直径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已被发现。
天文学家正在集中精力冲刺第二阶段任务——直径大于140米的近地小行星发现率超过90%(目前不足30%)。从2000年以来,每年对直径大于140米的潜在威胁小行星发现数目一直维持在约300-500,并有持续缓慢增长的趋势,贡献主要来自LINEAR、Catalina和Pan-STARRS等的巡天接力。
2020 VA1是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于北京时间2020年11月6日20时57分03秒发现的,发现时亮度19.9等,视运动速度1.04度/天(相对于背景的恒星而言),正在接近地球。11月8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这一发现。
近地小行星的四种主要轨道类型 │ 图源:紫金山天文台
近地小行星监测需要长期持续开展。其实近地小行星的发现只是其中的一环,同样重要的是对它们的持续监测。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可能随着大质量天体的引力摄动、雅科夫斯基非引力效应等影响而改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十年以上的、不间断的监测近地小行星是可以获得更多观测弧段,将轨道测定得更加准确。
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参与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AWN)工作的主要力量,其位于盱眙观测站的近地天体望远镜目前是我国贡献共享数据的唯一主干设备,一直在持续开展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工作。迄今已发现新小行星4625颗,其中近地小行星25颗,潜在威胁小行星5颗,同时,还保持每年对300多颗近地小行星的长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