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紫菜悄悄地被开除出了植物界。紫菜是一类红藻,在旧的分类体系中,所有的藻类都被认为是植物,后来人们发现这是错误的。过去所谓的“藻类植物”中,实际上是把许多亲缘关系并不接近的类群硬拉到一起的,其中的大部分,如褐藻、甲藻、蓝细菌等都不是植物。不过说到紫菜所属的红藻,就有点复杂了,它并不是真正的绿色植物,但又和绿色植物关系很近,都位于原始色素体生物这个演化支上,所以姑且可以算是广义的植物吧。
全世界有一百多种紫菜,我国沿海也有二十来种,其中人工养殖规模最大的,就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它俩的势力范围以长江口为界,北边的江苏、山东、辽宁主要产条斑紫菜,南边的浙江、福建多为坛紫菜,著名的“头水紫菜”并不是单独一种,而是每年养殖后第一次采收的坛紫菜,和后边的“二水”“三水”比起来,品质更好。
那么,这两种紫菜要怎么区分呢?答案是很难区分,因为它俩的区别,都不是凭肉眼就能轻易看出来的。
首先是历史不一样,坛紫菜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而条斑紫菜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可是这也不能用来鉴别啊。其次,如果放任这两种紫菜在大海里长成完全体,那它们的外形会不一样,坛紫菜比较细长,颜色更绿,而条斑紫菜多为卵形,颜色更偏紫红,但我们买到的紫菜,都被摞一块晒得黑不溜秋,吃时候还给掰碎了,也不知道本来的形状和颜色。
还有第三点更没戏了,条斑紫菜的藻体全是单层细胞,而坛紫菜多为双层细胞,这种程度的微观区别,没有显微镜是看不出来的。
我国食用紫菜的历史很早,早在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吴)郡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当然了,这句里说的“山”,指的应该是海中岩礁,不能是真的山。其实在更早的西晋时期,左思在导致了“洛阳纸贵”的《三都赋》中,也写到了东吴的物产有“江蓠之属,海苔之类。纶组紫绛,食葛香茅。
”唐人注释这里的“紫”就是“紫菜也,生海水中……临海常献之”,这个注释的靠谱程度还有待考证,不过能够说明,至少在唐代时候人们对紫菜就已经比较熟悉了。
我国食用紫菜的历史虽然早,但是人工养殖的历史却很晚,是二十世纪中后期才开始的。邻国日本比咱们早,但也没早太多,他们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吃紫菜,但是1570年才开始养殖。不就是一种海藻吗?为什么还能这么难养呢?因为长久以来,人们根本就不知道紫菜这一辈子是怎么过的。
十九世纪时,很多人都发现紫菜能产生出一种名为果孢子的生殖细胞,1949年,德鲁(Drew)又证明了果孢子可以发育成丝状体,而且这个丝状体和1892年命名的一种名为壳斑藻的海藻就是一码事,但是丝状体和叶状的成熟紫菜是什么关系,那就不清楚了。几年之后,我国学者曾呈奎和张德瑞才揭开了紫菜生活史的谜底,只不过这二位研究的对象是甘紫菜,而不是条斑紫菜或坛紫菜,不过没关系,都差不多。
要完全说清楚紫菜的生活史,那篇幅可就长了,因为会涉及到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做世代交替。如果我们忽略掉细胞核相的变化,那么紫菜的一辈子是这样过的。紫菜那宽大轻薄的可食用部分,叫做叶状体,叶状体产生的雌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后,就会形成果孢子。
前边也提到了,果孢子能发育成丝状体,不过它的发育场所有点特殊,要钻到贝类、藤壶、管虫等动物的石灰质壳壁之中,长有丝状体的贝壳上,会出现红色的丝状纹路或者斑点,所以最初才被误定为壳斑藻。
刚才说的这个过程,持续时间是从冬到春,到了夏天,紫菜的叶状体把生殖细胞都释放完了,就逐渐解体,而贝壳中的丝状体会释放出壳孢子,壳孢子附着在岩礁上发育成小紫菜。小紫菜要想长成大到足以上餐桌的叶状体,需要比较低的海水温度,所以紫菜要到秋天才能开始采收。
最后,我再来回答很多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汤里的紫菜为什么一点都不紫,而是深绿色或者黑褐色的呢?这是因为,紫菜的紫色来源于藻红素,藻红素在晒干加工过程中容易流失,所以成品紫菜就只剩下了叶绿素的绿色,如果储存过久或是长期加热,叶绿素也分解了,那紫菜就会变成黑褐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