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2日),日本物理学家小柴昌俊于东京都内医院离世,享年94岁。由于成功观测到超新星爆发时的中微子,他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位成就斐然的物理学家并非天生的学霸,相反,在校期间他是不折不扣的“差生”。他出版的自传《我不是好学生》记录了他作为“差生”的往事,许多为成绩单感到丧气的年轻人在他的鼓励下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小学时候,小柴用石头砸政府门口的玻璃,只是觉得它们摆放得太整齐。学校发现了这事,判定小柴的“操行”评价为最低档——“丙”。他父亲是个军人,一直实行严苛的家教,想让小柴成为一名飞行员。但小柴本人完全没有上进心,每天只想着在海边玩耍,吹海风。没想到,潮湿的海风,让他病倒了。大病,一觉醒来,神志清醒,但身体不受控制。检查之后,是小儿麻痹。
虽然战胜了病魔,但小柴还是烙下了病根——右胳膊不好使了。因为残疾,当不了军人,所以只能继续上学。好不容易考进了高中的小柴,却由于家里穷,不得不打工挣钱。他身体受限,好在脑子灵光,就给人当家庭教师,一口气接了三四个活。成绩也理所当然地直线下降。更糟的是,马上就要迎来东京大学的入学考试了。小柴昌俊毫无目的,不知道下一步去哪。
直到一天,他来宿舍澡堂洗澡。蒸腾的水汽中,他忽然听到有人在议论自己。
“小柴君准备考哪个系?”声音来自一位同学。“他物理不行,所以可能是哲学或文学吧,反正不是物理……”回话的是就是小柴的物理老师。当时的东大物理系只有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才敢报考。小柴的成绩全校中游,本就是毫无希望。可物理老师的这番话,却触及了小柴的自尊心。于是,他几乎抱着拼死一搏的心态,开始玩命学习物理。三个月后,他考上了东京大学,物理系。
大学是考上了,可穷是依然穷,兼职还是要做。于是,小柴的整个大学时代,几乎没怎么正经上课。成绩吗,当然惨淡,倒数第一。后来小柴成名之后,很多人会质疑,觉得不至于这么惨吧。但事实就是如此!小柴的成绩单上,除了实验课,其他没有一个优。实验课之所以还凑活,因为这是必修课,不去就挂了。
也好在这个“优”,后来通过实验课老师的推荐,小柴居然进了研究院,跟着一位名叫藤本阳一的老师,做起了核胶片的实验。所谓的核胶片,就是一种特质的相机底片,可以用来记录宇宙射线。小柴当时只有这一个选择,于是就接受了。
机缘巧合,小柴所在的研究院有一个去美国留学的机会,他厚着脸皮,向导师要了推荐信,前往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开始研究宇宙射线。美国的日子很舒服,因为有了奖学金,每月108美元。
这在日本,可是副教授的待遇。小柴生平第一次过起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于是,生平第一次,他开始一心钻研实验了。他回忆,当时做研究的状态,如同短跑比赛,注意力高度集中,顽强学习。在此期间,他没有参加过任何派对,买车也只是为了方便去野外观测站。这一专注的状态一直保持到他完成论文——《宇宙射线中的超大能量现象》。从开始实验、到取得学位,小柴只用了一年零八个月,这是罗切斯特大学的有史以来的最短记录。
小柴心想,“似乎,我也没那么差”。就这样,小柴在物理学界也算闯出了名气,美国和日本的研究所同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最后,他决定返回日本,虽然工资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原因有二,一是美国的食物太难吃。二是因为语言的差异,跟别人吵架总是赢不了。返回日本后,小柴将目光投向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中微子。
宇宙中充满了中微子,1立方厘米大约有300个。
中微子经常降落到地球上,但它与其他粒子几乎不发生反应,所以能穿透几乎任何物质。正因如此,中微子非常难以观测到,被称为“幽灵粒子”。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对中微子是否有质量,以怎样的速度运动等一概不知。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曾利用原子炉和加速器成功制造了人工中微子,但还没有人捕捉到除太阳之外的天然中微子。若能查明中宇宙里中微子的真实面貌,就能极大丰富扩展人们对宇宙整体环境、星体的诞生和演化这一类信息。
毫不夸张地说,中微子蕴含了理解宇宙的可能。
虽然中微子行踪不定,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中微子可以在极其纯净的水里和电子碰撞,发出一种叫做“切伦科夫光”的信号。如果能捕捉到这种信号,就能进一步反推出中微子的信息。而为了探测“切伦科夫光”,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有足够多纯净的水,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提高中微子碰撞的概率;另外,要提高探测器的精密度,力争最微小的信号也可以检测到。
为了构建一个这样的探测器,小柴来到了神冈。选择在神冈,一是因为原本这里有个地下矿坑,废弃了,容易改建;另一个也是因为这里的地下水质优良,杂质较少。即便如此,过滤得到纯水仍是极为艰难的工作。小柴特意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小组来进行这一工作。最终,神冈探测器用的水,透明度达到了60米,几乎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水。
然而,神冈探测器有一个先天缺陷,就是矿坑体积有限,至多装入3000吨的水。而同时期,神冈探测器的主要竞争者,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探测器的储水量——7000吨。既然无法提高水量,那就想办法提升探测器的精度吧。探测器的核心部件叫做光电倍增管,其外形有点像老式的灯泡。把几千个这种光电倍增管密集排布在水池的周围,以尽可能接受来自中微子的信号。
当时,世界最大的光电倍增管直径20厘米,MIT用的12.5厘米。小柴推算了一下,若要对抗MIT,神冈探测器的光电倍增管,需要达到的直径是—— 50厘米。小柴找来了当时光电倍增管的厂商——浜松光学株式会社。这家企业是世界顶级的光学设备生产商。小柴把会社的社长昼马辉夫请了过来。昼马此时还没意识到,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小柴开门见山,说要把光电倍增管的尺寸从12.5厘米提高到50厘米。
昼马立刻摇头:困难太大!50厘米的倍增管是无法用机器制造的,只能手工制作。而且原本材料选择、器件设计要全部推翻重来。小柴提议可以提供研究人员参与开发,但昼马还是极其为难,毕竟这事以前没人做成过。他们争论了3个小时后,小柴使出了最后的手段。“我说,社长的生日是1926年9月20日吧,我们是同一年生人,不过,我早你一天出生。所以我就是你大哥!
对年长者说的话,要老老实实地听呦”昼马社长一愣,估计心里都蒙圈了,只好说道:“那就试试看吧”。
一年后,直径50厘米的光电倍增管生产了出来,精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10倍。按小柴自己的话说:“哪怕月亮上有一束手电的光向地球射来,它都能捕捉到。”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一个要30万日元。小柴可是要几千个的,这成本他可受不了。
于是他又找到昼马,厚着脸说:“我们支援了你们两名优秀的研究人员呢,他们应该抵消一部分开发经费。请按成本价给我们吧”。如果咱们往上回翻,会发现派遣研究人员,这事可是小柴自己提的。不管怎样,经过各种软磨硬泡,昼马只能答应按每个13万日元的成本价卖给小柴。当年,昼马的厂子出现了3个亿赤字。不过,随着神冈探测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举奠定了浜松光学株式会社的好名声,也算打消了昼马的牢骚。
1987年,小柴的实验室生活走向了尾声。作为国立大学教授,他的任期只到这年3月底。接班人都很优秀,国际合作也顺利进行,按说一切都很如愿。这份风平浪静结束于2月25日。当天,一份传真低到了小柴手上,是来自美国的合作者,内容就两句:“惊人的消息!你们看到了吗!”第二天,理论学家们发布了“超新星爆炸”的大新闻。理论上,在整个银河系,每1000年,才会发生10次左右的超新星爆炸。
上一次的记录还是1604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超新星的爆炸,会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而产生大量中微子。
但小柴并没有特别激动。因为超新星爆炸有两种,分别是I型和II型:I型是巨大星体晚年产生核聚变,II型是星体核聚变产生铁,铁挤压过多产生重力衰变而生成中子星。只有II型的超新星才能能够观测到中微子。而区分本次是哪种类型,神冈探测器可以做到。
当时小柴正在伊豆旅行,虽然对数据的期待相当强烈,但他没有取消已经预定好的温泉。要稳。几天之后,小柴返回实验室,助手见面的第一句就是:“老师,有了!”神冈探测器,在2月23日下午4点35分,检测到了11个中微子信号!
但小柴却不太高兴,因为在法国蒙布兰的一组研究人员,报道说发现了5个中微子,并且比他们提前公之于众。可事情有些不对劲,因为这些欧洲人的观测时间,比神冈的结果提前了4个小时。小柴决定:“如果慌张地提出我们的结论,肯定会陷入哪一个是真正中微子的争论,不能马虎!”此时,需要镇定。小柴的目标要让人们把蒙布兰数据和神冈的比较时,谁都一眼就能看到神冈是正确的!
首先,小柴对全组人员下达了禁口令,在最终报告完成之前,任何人不可传播流言蜚语。甚至一位要好的记者打来电话,试探性地询问,小柴只是回复:“不要瞎猜”。随后,全组人员马不停蹄排查了各种可能性与细节,终于确定了没有问题。此时,已经滞后了一个星期了。在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科研界,可想而知,这一星期里,小柴的组员都经历了什么。但小柴还是再仔细检查了一遍论文,最终才发表了它。当然,神冈赢了。
蒙布兰修正了他们的报告,同意了神冈所确认的信号时间。至此,小柴终于把系得紧紧的领带结,松了下来。此时,离他退休只有20天。
2002年,由于对中微子的研究,小柴昌俊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小柴特地晒出了自己大学那张倒数第一的成绩单,引得现场众人大笑。所以,朋友,如果你现在是倒数第一,不要悲伤,不要放弃,努努力,你也能创造出比分数更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