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滴线的形成机制探索

作者: 啾啾子

来源: 自然杂志

发布日期: 2020-11-11

研究探讨了中子滴线的形成机制,提出原子核的形变可能是影响中子滴线出现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展示了如何利用原子核的形变来预测滴线的出现,并解释了结合能的变化如何导致中子滴线的形成。该研究为理解富含中子的核合成提供了新的视角。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直在许多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心中萦绕:对于一个给定质子数的原子来说,究竟最多能容纳多少个中子?原子包含了原子核和绕其运行的电子,寻找每种化学元素所能容纳的最大中子数,便是许多科学家所热衷的一项极限挑战。这一极限被称为中子滴线,之所以每种元素都存在这样一个极限,是因为一旦超过这个中子数,能量会将原子核分开,使其不能再粘合在一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只知道所有已知元素中的8种最轻元素的中子滴线,直到2019年,一个日本研究团队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重同位素——氟-31、氖-34,以及钠-39。更多的是尚未被测试过的元素,无人知晓这些它们的核极限位处何处,而更令科学家们头疼的一点是,并没有理论机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预测这些中子滴线的位置。

最近,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表示,中子滴线背后的形成机理可能与原子核的形状有关。

在论文中,研究人员用计算结果展示了如何利用原子核的形变来预测滴线的出现。在原子核中,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强核力,往往倾向于让这两种粒子的数量相当;而作用力相对较弱、作用范围相对较长的静电斥力,则会阻碍质子在原子中堆积。如果按照坐标轴的纵轴是稳定原子核的能量,横轴是质子数和中子数来进行绘图,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呈V字形的曲面,曲面的低谷部分就对应于最稳定的同位素。

当中子被添加到一定程度时,原子核的总能量会少于组成部分中的能量,从而导致原子核分开。原子核的总能量与其组成部分的能量之差被称为结合能,如果添加的中子能增加结合能,那么这个中子就能“粘”住原子核;如果降低了结合能,中子就会“滴落下来”。在原子核壳模型中,质子和中子都占据着不同的量子壳层,每个壳层都有其特定的势能。

长时间以来,物理学家都认为,如果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差距增大,那么势能就会减小,这时新添加一个中子会导致结合能的降低。

研究人员认为,正是这种在原子核的形变上出现的“饱和点”,使得同位素变成了非束缚态,能让更多的中子流出,导致了中子滴线的出现。

研究人员计算了各种可能会影响结合能的因素,除了形变产生的能量之外,他们还计算了比如当在壳中添加一个中子时会产生的平均能量(单极能量),以及质子和中子配对时产生的能量。他们发现,随着中子数量的增加,单极子的能量所施与的影响的确会稳步上升,与此同时原子核的形变加剧;但是当中子数持续增加时,原子核的形变开始变得微弱,这时结合能开始下降,滴线出现。

此外,配对的影响虽不能忽略不计,但它几乎是恒定不变的,因此不会导致滴线的出现。

UUID: 431af268-e4ef-4a7d-a775-7023c59cb31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原理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11-11_这一极限探索,迎来新的机制.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