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底开始,我们每年都会为大家奉上一套《物种日历》。一晃眼,7个年头过去了,回望历年的《物种日历》,你们都有些什么印象呢?对很多朋友来说,她简洁、精致,53张引起舒适的插画,每周还有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许你们早已习惯了万千物种的陪伴,用它们记录自己的生日或其他重要的纪念日。当她来到你的手上,显得简单、纯粹,她安静地待在角落里,散发出静谧而又迷人的质感。
每个周一的清晨,撕下上周的页面,用新一周插图,见证时间的流逝。7年弹指一挥间,每年3月~10月都要历经一番炼狱般的历程,才塑造出如此美好的时间伴侣。
3月~4月确定年度主题,开始寻找适合物种。每年的《物种日历》一共收录365~366(闰年)个物种。其中53个物种将登上每周日的插画版面,它们能“享有”一幅插图和一段文字故事。所有物种将会出现在次年,物种日历微信公众号所对应的每日推送中。
地球上这么多生命,要从中选出三百多种,这一切如何决定的呢?这首先要从《物种日历》的生产机制说起,每年3月份,我们将围绕这个项目临时组建一个团队,他们分别是物种日历编辑、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以及作者和科学顾问群。如此大费周章,是为了保证《物种日历》中的插画和文字信息的准确性。当然美感也很重要,她与科学性一起,构成了《物种日历》的“基石”。
团队组建好,第一件事便是确定年度主题,例如《物种日历2021》的主题是“博物馆”。
4月~7月噩梦的开始,令人头秃。确定主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选择物种才是真正的开始。我们会根据每年的主题、特殊的日子,还有7年来积累的经验,等一系列条件筛选出当年的全部物种。这个过程就像是把装满全球一切生命的汪洋大海划分成若干个“湖泊”,在“湖泊”中又分割出不同区域。
这样,一段时间内的每日物种就跟填空一样,逐渐浮出水面。4月初开始筛选品种,一般到7月份才能完全确定。而这时候,画稿与文字信息的编辑校对也基本完成了。
4月~7月反反复复,生怕丁点差池。选择确定物种期间,插画和文字内容的约稿也同时展开了。插画约稿之初,我们会提供大量参考图片,并梳理出一些关键信息点,与插画师团队逐一沟通——53张插画皆如此。线稿出炉后进行第一轮审核。
首先要确认画稿是否符合物种的关键信息;而产品经理与设计师也会针对构图和造型提出意见——科学准确是《物种日历》的基石,唯美的质感也很重要。今年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只铃木双叶龙,它是白垩纪的一种爬行动物。收到线稿以后编辑们开始查阅文献、咨询专家,一枚枚地数数核对颈椎数量……发现草图画少了!改!线稿审核无误后才能上色,但有时候上色返图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反复改稿一两轮才是常态。
这时候需要查阅很多靠谱的信源,各种《植物志》、《动物志》、百科全书都翻个遍,必要时还得寻找相关领域的作者一起审核。还有更多细节,诸如毛发的排布、叶片的造型、喙的占比……这就是一张张物种日历插画背后的故事。历经若干轮审核、沟通、改稿、确认之后,53张画稿彻底定稿,而相应的每日故事和其他文字内容也审核无误——接下来编辑们的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环顾四周,一切生命的形态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翻开这本日历,相信你也能感受到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