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剂还是指南针?专家把脉哲学教育

作者: 袁一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20-11-10

本文探讨了哲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其面临的挑战。专家们指出,哲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塑造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尽管科技迅猛发展,哲学教育却逐渐被边缘化,成为可有可无的“调味剂”。专家们呼吁恢复和加强哲学教育,尤其是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提升其对人生的思考和价值观的构建。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哲学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领域。然而近年来,哲学教育的式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很多学生眼中,哲学早已沦为可有可无的“调味剂”。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有着“学科之母”赞誉的哲学,是否真的失去了对其他学科,乃至于对大学生人生与学术成长的指引作用?

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冯胜飞总是心生感慨——喜欢独立思考的他,在以高考为目标的刷题中几乎找不到学习乐趣。“高中时迷恋古文,我能感受它的美,虽然我知道只有不断刷题才能应对高考,但还是不愿只将目光放在高考上。”进入大学后,冯胜飞没有将自己封闭在专业中,而是“畅游”在图书馆,心理学、哲学、文学……一切与思想有关的书都属于他的涉猎范围,这使他在读博期间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对比其他同学从小习惯于被灌输知识,冯胜飞体会到了能够提出问题的美好。

进入高校任教后,冯胜飞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培养出善于思考的能力。“我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告诉他方法。就像苏格拉底提出的那样,做‘思想的接生婆’。”但冯胜飞也曾遇到过没有学生提问的窘况。在他看来,应试教育一直在走捷径,当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时,“提问题”必然成为最难的一环;而以他的切身体验,要让当代大学生远离平庸、求新图异,哲学教育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在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建新看来,研究生提不出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作为长期从事理工科研究生公共课教学的老师,他在多年教学经验中悟到:只有恢复和加强自然辩证法教学,才能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思辨能力。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我们现在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据陈建新介绍,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一直将自然辩证法作为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程。该课程着眼于训练研究生的哲学思维,主要帮助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中的重要内容是科学方法论。

“我们讲科学方法论时,开宗明义就是讲科学问题。

科学方法论专门讲述问题怎样构成、问题的来源、问题的分类,以及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达到对研究对象正确、完备和深化的认识,所以这门课程在当时深受师生欢迎。”陈建新说。然而近年来,自然辩证法课时被不断压缩,并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关于科学问题与科学方法论的内容不得不削减甚至忽略。

对此,陈建新深感遗憾,“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关键,任何学术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当下教育学术界功利取向明显,问题意识淡薄,研究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大大弱化了。”

从广义哲学看,自然辩证法只是哲学分支中的一部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认为,哲学不仅为创新思维提供了基础,也为塑造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比如,哲学上要讲清楚我们是谁,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何种地位,我们的理性、正义、同情、知识等观念从哪里来,并且具有何种性质,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应如何相处。”刘华杰解释说,因为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要处理某些宏大且一般性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今社会中,人这个物种对自身的地位仍然缺乏足够的体认,对自己及人类想过怎样的生活也缺乏共识,哲学家应当引导人们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刘华杰说。

在诞生之初,哲学以及古代科学追寻的就是对现象的解释,而用一种理想的世界解释“现象的世界”,便是哲学的源头。十六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从而更正了人类的宇宙观,科学的范式逐渐形成,即任何一种理论假说都需要验证。被重复验证的假说,最终成为科学共同体认可的规律或定理。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下,定理就成了一个个知识点,被记录在学生的笔记本上,至于这些规律或定理从何而来,学生们鲜有思考。

“这种倾向必然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志伟对《中国科学报》表示。

然而,哲学家们不会聚焦于眼前的问题,他们会针对同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答案,这个答案是否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其理论实现自洽。“不论哲学还是科学,都是以人的有限性向往无限性。”张志伟说。“所以,我们要在高校中引入哲学教育。”他表示,因为哲学为人的世界观打开了一扇窗,为有限性追求无限性提供更多的可能,从而帮助学生跳出范式思维。

对此,冯胜飞有着切身体会。在刚入职新单位时,面临新的研究环境,冯胜飞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也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回答。比如,实验室建设该如何定位?如何选择符合当时环境的具体研究方向?一个研究方向的意义价值应该用何种标准判断?“这些涉及大方向的问题如果不能加以解决,我的研究就会处于‘无头苍蝇’的状态。那时我就意识到,我需要能够明确指导我解答这些根本性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冯胜飞说。

在冯胜飞看来,哲学对于学生学习和科研工作,无疑起着“指南针”式的指导作用,但科技的飞速发展,却似乎让哲学逐步边缘化,在高校也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调味剂”。在张志伟看来,自16~17世纪科学革命后,传统哲学确实出现了式微,尤其是人类将注意力集中到科技上之后,文明一度丧失了原有的凝聚力。但回顾哲学与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轨迹,刘华杰认为,哲学对科学的引领作用早在两者诞生之初就已经决定了。

最直白的原因,就是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价值预设,即为什么要发展这些科技,为何要以这般速度发展?“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哲学有关,涉及决策者、科学家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希望这个世界未来如何运作。哲学工作者要把其中隐藏的,或者不那么明确的关联找出来,摆到桌面上讨论。”这种思考的作用除了可以使社会用理性、批判、审视的眼光看待科技的发展外,还可以让个人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识。

正如有哲学家所言,“在考虑自己是个哲学家之前,首先考虑自己是个人”。但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将自己作为现代化机器上的螺丝钉,鲜有人将自己当作自主的“人”来看待。这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你可以做任何工作,但首先你是个人。未来人工智能或许会替代人类,那么人就更应该考虑人的问题,而不能将自己当作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的工具。”而要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张志伟说,恰恰是哲学可以做到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进一步向《中国科学报》解释了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即哲学中的美学可以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伦理学则可以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有了美学和伦理学的基本素养,如何让人产生对自己的关怀,同时也对别人产生人文关怀;又如何看待现实中某些科研人员违背科学伦理等现象,就都有了明确、清晰的依凭。

“世界观构成认知框架,认知框架又决定了人的认知格局,认知框架越大,格局就越大。”这对大学生步入社会,扮演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无疑是意义深远的。

总之,李侠表示,哲学可以从多维度增加人生意义的供给,进而避免出现以虚无主义为代表的思想危机状态。“这种短期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从长远来看最有用。”

“哲学会让你看到诗和远方,放下眼前的苟且。”张志伟说,“它会让你将目标定得更加全面,文史哲的熏陶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同时强调,要加强高校哲学的学习,首先要提升人文学科在高校和社会中的地位。而且必须明确的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不会立竿见影,而是慢慢融入。

陈建新则呼吁,恢复和加强自然辩证法教学,并非权宜之计,而已是当务之急。

其中,“恢复”是要让“自然辩证法概论”成为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加强”是要给予其应有的重视,保证足够的课时,确保在研究生培养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陈建新强调,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不乏普遍价值的学科,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已经与国际上的“科学技术哲学”接轨,作为理工科研究生的公共课,可以吸收各方面积极健康的内容,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和培养研究生哲学思维的功能是不变的。

对于大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刘华杰将其范围拓展得更广,“哲学包含丰富的知识,但严格地说,知识对于哲学并不是主要的。

哲学是一种批判性的智识过程。特别要注意,哲学并不是智慧本身,也不占据和把持真理。”他表示,在高校哲学教育中,学生宜训练的是阅读与反思技巧,学会对“缺省配置”本能地持怀疑态度,从而为严格分析、理性判断提供可能性。“当提及怀疑时,并非要事先否定什么,只是一种不盲从的态度而已,是一种‘悬置’。怀疑之后可能还会归于肯定,当然也可能是否定,这个不能事先决定。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既包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样一个核心,还包括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创新实践等六大素养,其中虽未提到哲学,但处处闪动着哲学的影子。

陈建新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依然希望,哲学思考可以让人们放下因急功近利而过度关注的眼前利益,将眼界打开,不断反思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这更是一场不可间断的人生必修课。

UUID: 0121ac63-3cf2-4d0a-88ea-3f82bafdb26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9-2020/中国科学报_2020-11-10_调味剂还是指南针?专家把脉哲学教育.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7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