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秋冬,街头小吃可能变来变去,但前三霸的地位却始终无法撼动:糖炒栗子、冰糖葫芦、烤地瓜。要是在北京,那肯定还是冰糖葫芦的地位第一,毕竟全国各地卖糖葫芦的可能都叫“老北京糖葫芦”。今天就来讲讲糖葫芦的本体——山楂。野生的山楂一般长在山坡的灌木丛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比较常见。山楂树可以长到6米高,山楂花是白色的,山楂果则像一颗红色的小球,表面还有一些浅色的斑点。
在古代,人们把这种红红的果子叫做楂、楂梨、楂子,到明朝才首次出现“山楂”这个词。山楂和梨的故事,南朝刘宋初年,张敷少年成名,深受宋武帝赏识,中书令傅亮有意和他结交。一次,张敷即将乘船远行,傅亮前去送别,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气得火冒三丈。原来,张敷一直在船中躺着,没有迎接傅亮,也没有和他行礼,起床后反而独自跑到船头吹风去了。“哼,楂,梨之不臧者!”傅亮留下这句话,就甩甩袖子走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楂这种果子,是口感不好的梨。其实,张敷不仅有才华,更是十分孝顺。起初所谓的“山楂”,是指山间野生的楂果,比平常吃的楂子要小,也被称作“鼠楂”。被人栽种的楂果较大,明清年间又被称作红果、山里红,北方用来炖肉或制作小吃。山楂排骨其实早在魏晋时,人们就开始吃大个头的楂果了。人们会将楂果去掉皮和果核,果肉捣烂后加入白糖,再入笼蒸熟。不过这在当时是消食的药方,而不是茶余饭后的甜品。
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了北京民间小吃“炒红果”,这是将楂果和冰糖一起半炒半煮,而后收汁。更有名的当然是冰糖葫芦,清朝的《燕京岁时记》中写到,将大个的楂果用竹签穿了,蘸上冰糖,甜脆而凉。不过所有这些吃法中,那些直接吃的个头比较大的楂,植物正式名是“山里红”。反倒是果实比较小的,用来做调味料或果酱的,正式名才叫“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