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贝壳引发的技术突破:中科大团队研发纯天然仿生结构材料,性能优于普通塑料

来源: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布日期: 2020-11-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受贝壳结构启发,开发出一种新的高性能仿生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在力学和热学性能上优于传统塑料,且易于加工,具有替代塑料的潜力。该研究为高性能全天然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途径,对促进生物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塑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垃圾,在为我们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危害。如今,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会造成数十万海洋动物死亡,随之产生的微塑料更是遍及全球各个角落,甚至会进入动物体内或其他环境中,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愈发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78亿人民亟需解决的共同难题。

近年来,为解决传统塑料制品污染严重、降解难、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都开始转向研究以再生资源为原料制造生物塑料。但是,目前市场上生物塑料的机械特性还难以达到传统塑料(石油基塑料)一样的水平,且成本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何开发一种既节能、环保,又具规模化量产潜力的生物塑料?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

研究人员受贝壳珍珠层的多尺度结构的启发,制造出了一种新的高性能仿生结构材料。该材料易于加工,在力学和热学方面都表现出了比传统基塑料更好的性能,且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的云母制造出颜色各异的全天然仿生结构材料,通过制造手机壳,证明了该制造工艺的可扩展性。

相关工作以“An all-natural bioinspired structural material for plastic replacement”为题,于11月4日在线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早在今年8月,中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然贝壳启发研制出一种复合薄膜材料,在强度、韧性、透光性等方面表现出远超于传统塑料的力学与光学性能,且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完全生物降解。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纯天然原料纤维素纳米纤维和云母微片的特殊结构,仿造贝壳珍珠层的多层设计结构,实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定向变形组装”方法,制造出了高性能仿生结构材料。纤维素纳米纤维是地球上大多数植物的结构支撑材料,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绿色资源之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可以从植物中提取,也可以由细菌产生。

研究人员表示,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高性能结构材料,通过“定向变形组装”法可以实现全天然仿生结构材料的批量生产,使其成为塑料产业的有力竞争者。在工程材料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强度和韧性不可兼得的矛盾,而该研究通过砖混结构的多尺度设计,所制造的纯天然仿生结构材料可兼顾高强度和韧性。

研究人员统地研究了纯天然仿生结构材料的机械性能,发现经过表面化学改性和定向变形组装后,这种纯天然仿生结构材料展现出了高度的抗弯曲强度和高抗弯模量。该研究所制造的纯天然仿生结构材料表现出了极强的热稳定性,在130℃-150℃的温度范围内几乎没有发生性能变化,而且在会让普通塑料变脆或软化的温度下,机械性能也能保持稳定。

此外,根据不同云母材料,研究人员可以制造颜色各异的全天然仿生结构材料,由于其易加工的特性,该材料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替代塑料的巨大潜力。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纯天然仿生结构材料兼具轻、强、韧、硬的特点,在力学方面的优越性能,都足以保证其成为塑料的替代结构材料,他们通过制造手机壳证明了该制造工艺可以扩展。

论文指出,这种方法为高性能全天然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开发这种工艺对于促进生物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UUID: 8bcf2650-f780-4397-be6b-d139c870c68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学术头条公众号-pdf2txt/学术头条2020年-下/2020-11-04_由贝壳引发的技术突破:中科大团队研发纯天然仿生结构材料,性能优于普通塑料.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