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张亚勤博士在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20)上作了《智能产业新浪潮》的特邀报告。张亚勤博士首先回顾了数字化现象的历史。第一波数字化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主要包括语音、图片、视频和文档。第二波的数字化从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由于内容的数字化加上消费者互联网的产生,经历了好几波浪潮。
从搜索(Search)、到社交(Social)、电子商务(E-commerce),包括时下的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通信(Communications)、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和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
与此同时,企业也不甘示弱,进行不断的细化与革新,包括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Supply Chain)、商业智能(BI)、数据库和云计算等。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具象来说,生活中的车、船、飞行的器件在数字化,道路上的交通灯,人们生活的城市、每一个家庭在数字化,工业车间、工厂、电网、机器都在数字化;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逐渐形成一对一的映射。
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有两个显著的,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一是产生的信息量巨大;例如自动驾驶,每辆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约为3TB。二是数据分析的决策者不同;以后的数据90%以上的信息不是给人看的,而是给机器看的。张亚勤博士表示,我们正在面临的一个大的工业革命,前面三次工业革命中国主要都是旁观者。但在这一次,我们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中国是有机会成在很多方面成为领先者的。
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传统行业产业升级的机会,还能创造更多新需求、新岗位。例如在未来的五到十年,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这三个产业都会遇到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