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在生病时,也会注意社交距离。当一种病原体在一个群体中传播时,社会行为的变化会改变疾病的传播方式。当健康个体避开患病个体时,传播率会降低。在某些社会性昆虫中,生病的昆虫可能会自愿地自我隔离,或被它们群居伙伴排除在外。
研究人员此前在实验室里观察过吸血蝙蝠(vampire bat)也具有这种行为,这一次利用野外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在一棵空心树内捕获了31只成年雌性吸血鬼蝙蝠后,研究人员模拟了“生病”的蝙蝠,随机给一半蝙蝠注射了会激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在接下来的三天利用传感器跟踪所有蝙蝠。结果发现,生病的野生吸血蝙蝠在种群其他成员附近停留的时间较少,这可以减缓疾病的传播速度。
该研究由牛津大学发表在10月27日的《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上。
水熊虫变蓝了?那是它的防晒“盾牌”。水熊虫号称“地表最强”生物,暴露于太空环境后还可进行正常繁殖。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了水熊虫的一项新技能:当暴露于强紫外线时,水熊虫的身体会发出蓝色荧光,并利用其作为抵挡辐射的“盾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强度足以在5分钟内杀死细菌和蛔虫的紫外线。
在这种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下,该团队偶然发现并命名了一个新的水熊虫物种:Paramacrobiotus sp. BLR,该物种在紫外线照射时外表发出蓝色荧光。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物种皮肤下的荧光色素吸收了紫外线并将其转变为蓝色荧光。后来,该团队将此荧光色素提取出来并转移到其它水熊虫身上,结果发现,在紫外线照射下,身体中有该色素的水熊虫是没有色素水熊虫存活率的两倍。
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发出抵御紫外线有害影响的材料,未来甚至还可以应用在太空服中。
想和邻邦搞好关系?送他们“草泥马”吧。2018年,考古学家们在印加帝国遗址的一处建筑物地板下,发现了四只被制成木乃伊的美洲驼。时至今日,考古学家们终于搞清楚了它们的用途。
15世纪30年代,印加帝国开始扩张领土,通过查阅西班牙殖民者记录的该地区历史发现,印加帝国这段时间通过和平手段吞并了阿卡里河谷(Acari Valley)。为了获得当地人的支持,他们把四只美洲驼献给了当地(Tambo Viejo)的神灵,以示对当地神灵的尊重。这一新的证据表明,将Tambo Viejo建立为印加帝国的一个省的中心,并在该地区巩固统治,需要进行祭祀活动。
而美洲驼是印加帝国首选的祭祀动物,其祭祀的价值仅次于人类。
睡得很少还精力旺盛,可能是GRM1基因突变。你身边可能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似乎天生就不缺觉,明明睡眠时间比你短,精力却比你旺盛。人类遗传学家推测,这可能是由少量基因的变异导致的。
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两个短睡家族的多名成员体内编码代谢性谷氨酸受体GRIM的基因都携带突变:代谢性谷氨酸受体能被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所激活,引起神经细胞兴奋。而短睡家族成员基因组中的GRM1基因表达出的受体介导这一兴奋信号传导的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削弱。
当把突变版本GRM1基因表达在小鼠体内后,研究者惊讶地发现转基因小鼠也表现出睡眠时间减少的行为,且学习认知等能力并没有因为睡眠时间的缩短而遭到破坏。GRM1是目前被发现的第四个可以导致睡眠时间减少的基因,关于睡眠调节还留有很多谜团等待研究者的探索。
装上这个基因“开关”,雌性小鼠就会长出睾丸。对于人和小鼠雄性特征的发育来说,位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至关重要。
最近一篇发表于《科学》的论文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个神秘的雄性决定因子:通过组学方法,研究者发现Sry基因在表达时并非只有此前公认的一种方式,而是在此基础上还存在一个名为Sry-T的“加长版本”。
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加长版本的Sry-T对于雄性性别发育更为重要:如果在含有XY性染色体的小鼠中选择性地破坏加长版本的Sry基因(Sry-T)表达,会导致本应该发育为雄性的小鼠发育为雌性;而如果在含有XX性染色体的小鼠中人为表达Sry-T,则可以诱导出雄性小鼠。研究者将在未来继续努力工作,全力探索这一新发现的Sry-T转录本具体是如何调控雄性发育的。
人工甜味饮料,未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据《美国心脏病学院学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饮料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这表明人工甜味饮料可能不是它们经常宣称的健康替代品。人工甜味饮料已被建议作为一种更健康的替代品,但它们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
在该报告中,研究人员考察了104760名参与者,要求他们每6个月填写3份有效的24小时饮食记录,同时随访了2009-2019年间首次发生的心血管疾病病例(包括中风、短暂性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血管成形术)。在考虑到多种混杂因素后,研究发现,与非甜饮料消费者相比,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饮料的消费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