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一周科技。运用现代技术,研究者们把微雕玩出了新境界——最新作品是只有30微米长的3D打印小船。最近,澳大利亚研究者在大堡礁北端发现了一座以往不为人知的珊瑚礁。这座珊瑚礁有500多米高,超过了许多世界知名的摩天大厦。这座巨大的珊瑚礁最初发现于10月20日,当时,来自詹姆士库克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对大堡礁北部海底进行水下测绘。随后,科学家通过无人潜水设备对它进行了实地探访。
这座珊瑚礁顶部位于水面以下约40米深处,底部约有1.5千米宽。这是该地区发现的第8座高大的独立珊瑚礁,同时这距离上一次大型独立珊瑚礁的发现也已经过去了120年以上。研究者汤姆·布里奇(Tom Bridge)表示:“这一发现凸显了我们对很大一部分海洋的认识多么有限,即使对大堡礁也是如此。
”利用3D打印,研究者制造了长度只有30微米的迷你小船——这一尺寸比头发的直径还要小得多,差不多相当于四个人类红细胞那么长。打印一只迷你小船并不只是因为好玩:事实上,这种小船模型是专为测试3D打印精度而设计的。在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双光子聚合技术打印了一系列微米尺度的精细结构,这包括迷你小船、螺旋、带尖刺的球体,以及一艘长度只有约15微米的迷你星际飞船。
打印完成之后,研究者还测试了为这些细小结构增加催化层,并让它们在溶液中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推动自身运动。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制造比以往更复杂可控的微型游泳机器人,或许将来能够在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在万圣节打扮成吸血蝙蝠或许与2020年非常相称——一项研究显示,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在生病时会践行“保持社交距离”的原则,减少与其他同类的接触。
这项实验的研究对象是31只野生雌性吸血蝠。研究者将它们随机分组,对实验组进行脂多糖注射(这会引发类似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而对照组则只注射盐水。在随后的3天里,研究者通过接近度传感器持续监测了蝙蝠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社交互动。结果显示,那些“感觉自己生病了”的实验组蝙蝠减少了社交活动:它们与更少的个体进行接触,而且接触时间也变得更短。这种行为变化应该会帮助动物们减少疾病传播。
北极海冰会随季节消长:一部分海冰常年不化,一部分海冰则在春夏融化、在夏季结束后重新冻结。然在今年,新生的北极海冰严重迟到了:直至十月下旬,北极新的海冰仍未结冰,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晚的一次。海冰迟迟不冻结与温度和洋流有关:俄罗斯北部出现了异常持久的温暖气候,北极地区的海洋温度比平均值高出5摄氏度;同时,大西洋的温暖洋流侵入北极海域,让结冰难度更高。
根据从1979年开始记录的数据,海冰每10年平均减少12%;今年的冰量为历史新低。同时,那些多年不化的海冰也正在融化,目前的海冰厚度仅为80年代的一半。北极的困境,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变暖息息相关。海冰减少还将导致恶性循环:浅色的冰面可以反射80%的太阳辐射,深色的海面则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海冰变薄、面积减少,都会让海冰更容易融化,同时更难形成新的海冰。
按照这个趋势,在未来10~30年间,北极很可能出现第一次无冰的夏季。只要伸“手”摸一摸,章鱼就能“尝”到来自猎物的化学信号。本周发表于《细胞》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章鱼通过触摸感知化学信号的分子机制。研究者们发现,除了普通的机械性触觉,在章鱼腕足的吸盘中还存在着一类独特的化学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可以探测到一系列萜类化合物,这其中包括一些猎物分泌的防御性物质。
这些萜类物质难溶于水,这可能是章鱼们需要进行触摸感知的原因。通过触摸实现的化学信号感知能帮助章鱼从环境中快速分辨出猎物。为了方便理解,研究者将这种感知比作“用触摸来品尝”,不过,它与我们的味觉非常不同。